Channel Avatar

混乱博物馆 ChaosMuseum @UCsFM7d3CsTEnUgNQl9QO7ZA@youtube.com

134K subscribers - no pronouns :c

都是些你不知道的。 THE KNOWLEDGE YOU DON'T KNOW.


Welcoem to posts!!

in the future - u will be able to do some more stuff here,,,!! like pat catgirl- i mean um yeah... for now u can only see others's posts :c

混乱博物馆 ChaosMuseum
Posted 3 years ago

再会,观众朋友!
chaosmuseum001@gmail.com

640 - 369

混乱博物馆 ChaosMuseum
Posted 3 years ago

社区阅读来了,这次的研究很劲爆。

【混乱档案室 】「精虫上脑」到底上到哪
文|幽篁

图文链接:www.bilibili.com/read/cv12029802

1999年,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院的妇科教授舒尔茨(Willibrord Weijmar Schultz)为研究人类性行为时的生理变化设计了一项试验:在核磁共振机里做爱。思路是:首先,女性仰卧于机器中,拍摄骨盆图像;然后男士们进入,按要求以传教士姿势发生关系,再拍摄性交时生殖器的图像。另外,女性即将达到高潮时需通知工作人员,以便拍下高潮时的图像。

实验共招募到八对夫妇和三名单身女性参加,有三对夫妇进行了两次,单身女性也自助达到了高潮。志愿者的献身令研究收获颇丰,比如,研究人员观察到在传教士姿势中,阴茎呈回旋镖形状——而不是科学家们之前认为的笔直或 S 形。图像还表明,女性的子宫在性唤起时不会变大,打破了长久以来的错误认知。

这篇论文发表在老牌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并且成为BMJ 160多年历史中下载量最大的论文之一,还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更重要的是,科学家们意识到核磁共振机可以更好探测人脑中关于性的活动。比如,男性所谓「精虫上脑」时,到底上到了哪一部分脑子,涉及了哪些神经。

精虫上脑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就是男性勃起,清醒时的勃起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叫做心因性勃起,即听觉、视觉、嗅觉等感官刺激乃至想象引起的勃起,例如男性看见女性的曼妙身姿后浮想联翩的生理变化。那么在身体内部,信号是如何传递并启动开关的呢?

第一座交通站就是我们大脑中的杏仁核。很多人都知道,它与学习、情绪、社会化行为等很多过程相关,能够收集整理躯体感觉、化学刺激和激素刺激。比如,一位男生遇到一位香喷喷的妙龄女性时,嗅黏膜会将化学信息传到初级嗅觉中枢——嗅球,然后上传杏仁核的皮质内侧核等候处理。

剑桥大学的一项实验曾经招募19位男性志愿者观看爱情动作片,记录他们的脑部活动。核磁共振图像表明实验过程中志愿者大脑有三个部分异常兴奋,其中之一就是杏仁核。

在雄性小白鼠身上,杏仁核就像是交配的开关。阻断杏仁核的一个细胞群,小鼠们都清心寡欲了,反之,加强该细胞群的通信,小鼠们不仅开始进行性行为,甚至向拒绝它们的雌性反复求爱,死缠烂打,对其他雄性则表现出攻击性。

但杏仁核还不是最终的指挥部,还要再经过一个小中转站——终纹床核。这一部位含有丰富的性激素受体,在男性大脑中体积比女性大得多。如果男性的终纹床核受到损伤,会让射精前插入次数更多,插入间隔更长,意味着更加持久;但同时非接触性勃起会减少,就是更难硬起来,射精后的「贤者时间」也更长。

信号经过杏仁核和终纹床核,终于来到最关键的指挥部——内侧视前区(MPOA)。其在男性脑中体积是女性的两倍,是几乎所有脊椎动物控制雄性性行为的主要场所。它在女性脑中功能不同,主要负责控制育儿行为,调动母性。

破坏雄性动物的这一区域,不单是实验室的大鼠、小鼠,乃至狗、猫、雪貂、山羊、恒河猴、狨猴等哺乳动物,以及鸟、蛇、蜥蜴等,统统都不愿交配了。

MPOA一方面处理从杏仁核、终纹床核传来的各种感官刺激、化学刺激输入信号、强化其中的性相关信号,一方面输出到下丘脑、中脑腹侧被盖区(VTA)、脑干等部位,这些输出信号有的前往下游调动男性的勃起和射精,有的唤醒大脑中的愉悦系统。MPOA处理协调多种信号,对性唤起和交配过程都有关键影响。

只需注射微量谷氨酸盐到MPOA,麻醉中的大鼠就会出现勃起,尿道也作出相应反射。MPOA有丰富的类固醇受体,给阉割后的大鼠、雪貂、鸟类和蜥蜴的MPOA植入类固醇,这些动物恢复出现性行为(但不是所有都能完成射精)。如果对人类男性的MPOA施加刺激,会减少射精前的插入,缩短射精潜伏期,也就是说成了「快枪手」。

第二类勃起被称作反射勃起,即直接摩擦生殖器。

这个过程可以简单看做从下半身一路上传到大脑再传回去,依靠的是脊髓中丰富的神经元传递。刺激会依次通过骶阴部运动神经元,骶副交感神经,胸腰交感神经。脊髓网络与下丘脑室旁核相互联系,下丘脑室旁核会通过催产素、多巴胺等激素促进勃起,并影响射精质量。

研究发现,小鼠的室旁核发生病变能导致精液重量减少三分之一。室旁核还能投射到脊髓的骶阴部运动神经元,而骶阴部运动神经元控制海绵体肌的收缩,男性勃起后能有多硬就靠它了。

比起成本极低的精虫上脑,可能更让男性们困扰的是「贤者时间」。18岁男孩的贤者时间可能短至15分钟,70岁老翁就需要20小时才能恢复。很多男性都渴望能通过不吃药缩短不应期,但性科学界争论了几十年也束手无策。

关于不应期的存在机制,人们曾长期归咎于催乳素这种激素。顾名思义其可以调节女性分泌乳汁,而性欲低下、射精困难的男性通常催乳素水平偏高。尤其在男性射精前后,催乳素含量会飙升,两种现象一联系,人们就认为是催乳素的激增抑制了性欲,才导致了不应期。

其实二者的直接联系从未得到证明,但这一理论甚至出现在大众媒体和教科书上。直到2021年1月,葡萄牙科学家实验发现,无论升高或降低催乳素水平,均不改变小鼠的不应期时长,总算是摘掉了催乳素背的黑锅。由多种神经和化学调节参与促成的不应期,依然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

1.Elaine M. Hull and Juan M. Dominguez Neuroendocrine Regulation of Male Sexual Behavior.2019
2.Antonio Argiolas et al. Prog Neurobiol Central control of penile erection: role of 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us.2005
3.www.newsweek.com/scientists-s...
4.www.nature.com/articles/s4200...
5.Julien Allard Æ William A. Truitt Kevin E. McKenna Æ Lique M. Coolen Spinal cord

170 - 49

混乱博物馆 ChaosMuseum
Posted 3 years ago

这期的社群阅读又来了 !

【混乱档案室】如何让心脏永远跳动
文|幽篁
详细的图文请见: www.bilibili.com/read/cv11735232

长生不老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我们发展出高科技文明,但始终无法逃避衰老、死亡的命运。

然而,自然界许多动物,在生物学意义上却可以实现永生。

灯塔水母,是由浮浪幼体长成一块扒在海底的息肉,再发育出一个个水母。一旦受伤或者生病,它可以返老还童回到息肉状态,再度发育。



水螅,几乎全身都由干细胞组成,这些干细胞永不衰老,具有无限自我更新的能力。正如其学名Hydra——希腊神话中的九头蛇,拥有强悍如传说的生命力。

尽管这些弱小的动物具有强大恢复能力,但却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比如被捕食者吃掉就前功尽弃了。而人类已经爬上食物链顶端,显然可以更安全地有时间思索这个问题。我们在之前的节目中介绍过人体冷冻(如何科学冷冻人肉)、摄入NAD(「返老还童药」鉴定指南),如果要在永生道路上迈出第一步,很多人也会想到如何让心脏永远跳动下去。 

心脏负责把富含氧气和营养的血液输送至全身。四肢、脏器、大脑,没有一处不依赖心脏的一次次跳动射血。在过去20年里,老年人常患的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全球人类的头号杀手,每年夺走1790万人的性命,占全球死亡人数的31%

心脏搏动靠的是心肌细胞,而约17万个心肌细胞是不具备分裂增殖能力的,死一个少一个,非常珍贵。如果我们能再生心肌细胞,就能摆脱头号杀手的死亡阴影,在耄耋之年依然让心脏强有力地供血,为身体其他部分的永生打下基础。

参考灯塔水母和水螅两种截然不同的再生策略,最简单的办法无疑是依靠能够无限自我更新的干细胞。有科学家坚信心脏存在干细胞,比如皮耶罗•安维萨(Piero•Anversa)在2001年宣布找到了证据:将c-Kit+细胞注入心肌梗死小鼠的损伤心肌中,70%的梗死面积再生了新的心肌,这意味着c-Kit+细胞极有可能是一种心脏干细胞。

安维萨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的布里格姆妇女医院,是一位知名心脏病学家,曾被美国心脏协会授予杰出科学家荣誉。他的这一惊天发现不仅引来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滚滚资金,还吸引了众多后来人投身心脏干细胞领域,以c-Kit+细胞为基础展开临床实验。

不过怀疑和反对的声音一直就不小,比如2004年就有人提出其实验结果无法重复获得。但掌握资源与人脉的安维萨一直反唇相讥「你们这些蠢货不懂该怎么做实验」。相当数量的科研团队投入到这场交锋中,但在之后十几年里,心脏干细胞仍是主流想法。

2014年,反方代表心血管学家杰弗里•莫尔肯汀(Jeffery•Molkentin)运用先进的细胞谱系示踪技术证明只有0.027%的c-Kit+细胞发育成了心肌细胞,几乎实锤安维萨学术造假。而且莫尔肯汀的结果分别被两个独立小组复制出来。

还没等安维萨回话,就有追随者跳出来反击。因为细胞谱系示踪技术用了荧光蛋白标记某类目标细胞,几名从事c-Kit+细胞研究的意大利科学家表示:一定是荧光标记损害了c-Kit+细胞的基因,所以它才不能发育成心肌细胞。

复制莫尔肯汀结果的小组之一——中国生物学家周斌拓展了思路:我不跟你争论c-Kit+细胞是不是干细胞了,我要向你证明,心脏里任何一种干细胞都没有!

他的方法是:把所有的心肌细胞标记一个颜色,非心肌细胞标记另一个颜色。这样通过颜色变化就能直观地看出到底有没有干细胞再生心肌。动物实验的结果是:成年啮齿动物里统统没有,只有新生儿小鼠才有。

铁证如山,维护安维萨的意大利科学家还有异议:你有可能无意中把心脏干细胞标错颜色了。面对这么牵强的理由,莫尔肯汀冷笑表示:如果干细胞被标成肌细胞的颜色,那说明它本来就不是干细胞,只是未成熟的肌细胞。

2018年,哈佛大学及其附属布里格姆妇女医院宣布撤回了安维萨31篇论文,并关闭了他的实验室。调查组公布这些论文涉嫌数据和显微镜图像造假。学术泰斗安维萨公开甩锅,说图像都是他同事操纵的。 

十余年间,皮耶罗借所谓的「心肌干细胞」之名申请的基金超过5000万美元,堪称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学术骗局之一。这场造假最大的悲剧不仅是一个科学家跌落神坛,而是动摇了整个心脏研究领域。而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在这个研究领域的总投入更是难以计量。这不止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更耽误了这一领域的科研进程,让无数参与其中的学者深受其害。 

帝国崩溃之后,心脏干细胞领域还有少数人试图在灾后重建。他们现在支持的理论是:心脏干细胞不会再生成心肌细胞,但它会分泌一种名叫旁分泌因子的小分子,来营造帮助受损心肌细胞修复的环境。是否能获得学界支持还扑朔迷离。

另外一边,科学家们想到既然水螅的路走不通,那就试试灯塔水母的法子——重新激活细胞周期,让心肌细胞返老还童。能够调节这一进程的,是细胞周期蛋白。

洛伦•菲尔德(Loren J. Field)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团队从细胞周期蛋白D入手,在转基因小鼠中分别表达D家族的三个成员D1、D2、D3,研究结果令人振奋:在心肌损伤后,D2小鼠的细胞周期活性增加了500倍。 

针对D2进行进一步实验:闭塞实验鼠和同窝兄弟姐妹的冠状动脉,7天后它们的左心室都出现约53%的心肌梗死,然而在损伤后第60天和第180天,D2小鼠的梗塞面积显著减少,对照组的梗死面积没有改善,甚至还有扩大趋势。

细胞周期蛋白还有A、B等其他家族,是否也有潜力呢?答案是肯定的,不少后辈已经在细胞周期蛋白这一领域收获颇丰,这是一条真实的通途。

还有的科学家脑洞更大:心肌损伤后,成纤维细胞会被激活,开始修修补补。通过增殖、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蛋白,最终形成瘢痕组织,这块带疤心肌也就失去了收缩力。如果能找个靠谱的程序员重新编程成纤维细胞,让它改行去当心肌细胞,一来获得了心肌细胞,二来解决了瘢痕组织,一石二鸟。 

这个程序员,就是各种转录因子。比如在体外过度表达转录因子GMHT和GMT,再以病毒为载体送进新生小鼠细胞内。实验证明,心肌损伤的小鼠,GMT疗法四周后,心肌边界区35%的细胞来自于成纤维细胞,GMHT疗法三周后,至少产生了一万个心肌细胞,构成心肌边界区的6%。两种转录因子疗法都持续改善了左心室功能。

很多人可能养过斑马鱼,这种小鱼可是个能再生心脏和大脑的「怪物」,而且它和人类重合的基因超过70%,是理想的实验动物。2021年四月,一个心脏研究所发现了斑马鱼再生心脏的秘密开关——转录因子KLF1,受伤后开关启动,心肌细胞就开始增殖,完全修复后,开关关闭。人类也有这个开关吗?有,KLF1是生成红细胞的必需品。KLF1依赖的心肌细胞再生机制将为心脏中心肌发生的研究提供新的参考。另外,可能为有缺陷的心脏病患者提供相应治疗策略。

2021年5月,维也纳一家研究所通过在体外利用化学物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制造了许多芝麻大小的微型心室,第五天,这些小心脏开始抽搐,第七天,它们开始搏动。尽管现有的心脏再生手段尚不足以应用于临床,但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再生,看上去均有所突破。

或许终有一天,人类能真正拥有永远跳动的心脏。前提是科研过程货真价实,避免因个人贪欲而严重造假。但对永生的追求,何尝又不是一种全体人类的贪欲呢?



参考文献:

1.Michael Rubart and Loren J. Field CARDIAC REGENERATION: Repopulating the Heart

2.Florian Weinberger and Thomas Eschenhagen Cardiac Regeneration: NewHope for an Old Dream

3.Secrets of Healing the Heart Discovered in Zebrafish Studies 2021.4.9www.genengnews.com/topics/drug-discovery/secrets-o…

4.Scientists have grown a beating mini heart organoid in the lab 2021.5.21www.sciencefocus.com/news/beating-heart-organoid/

5.Adult Cardiac Stem Cells Don’t Exist: Study 2018.9.5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adult-cardiac-s…

103 - 21

混乱博物馆 ChaosMuseum
Posted 3 years ago

【混乱档案室】别性格色彩测试了,你就是一肉色的
文|刘白
详细的图文请见:www.bilibili.com/read/cv11630076

不久前,性格测试又刷屏了。
某APP通过8道音乐联想题来分析一个人的性格。其结果一共有16种:橙、绿、蓝、金、银、紫、粉7种单色加9种组合混色,得出所谓你的「主导色」以及性格特质。它们无一例外都是积极的描述,比如:金色-夏日初升的太阳、蓝色-魅力超凡的艺术家、金+绿-充满远见的哲学家……

据页面介绍,其结论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汤姆•麦德隆(Tom Maddron)的著作《最准确的性格测量工具》。检索国内简体出版物并无此书,相近的只有同作者的《 找到你的颜色,发现你的性格 ( 美国最准确的性格色彩测量工具 ) 》。英文原版书名叫《Living Your Colors: Practical Wisdom for Life, Love, Work, and Play》,可翻译为《活出你的色彩:生活、爱情、工作和娱乐的实用智慧》。

事实上,原书中的性格颜色只有10种:金、蓝、绿、橙4种单色和6种组合混色。并且与网络测试中的性格特质描述也不尽相同。比如蓝色,书中写道:「以真诚为本质的需求,非常注重诚实和共情能力,拥有充满热情、乐于同他人合作和喜欢亲身参与的学习风格…」。

而网络测试给出的结果则是:「拥有大局观和战略思维!你向外界舒适地展示着自我,在规则世界中自在穿行…」。有网友经过上百次测试后还发现了一个规律:如果最后一题的音乐《帕萨卡利亚》选「悲伤」,结果都是纯色;选「浪漫」的都是混色。

不止如此,麦德隆原本的模型也有些站不住脚。有人认为该色彩模型跟管理学家伊查克•艾迪斯(Adizes)的PAEI管理角色模型十分相像:业绩创造者(Producer)与橙色、行政管理者(Administrator)与绿色、企业家(Entrepreneur)与蓝色、整合者(Integrator)与金色,四种角色与四种颜色的描述几乎一致。

所以,最好不要寄希望于这类测试能展现你真正的性格。

色彩与情感

那色彩在心理学里真的那么没用吗?

并非如此。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信息大多来自于视觉反馈。颜色会影响一个人的感知,而感知进一步又会影响你的情感。这种影响与生物演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2020年,瑞士洛桑大学的一个团队研究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色彩的情感反应。有30多个国家中的4500多人参与了测试,大部分人都认为红色代表着爱或愤怒;黑色代表着悲伤或厌恶;白色象征着解脱和释怀。

有关动物的色彩实验也发现,红色在同为灵长目的猕猴眼中也代表着危险和禁止。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神经科学家杰拉尔德•克拉利克(Jerald D. Kralik)发现猴子更倾向从身着绿色和蓝色的人那里拿食物,而自始至终避开身穿红色衣服的人。意味着它们宁肯放弃宝贵的食物,也不想靠近红色。

至于红色为什么在猴子和我们眼里都代表着危险呢?聚焦红色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解释:血液、火焰和一些有毒物质的颜色都是红色,容易使人联想到伤痛和死亡;生气时血压会上升,面部和脖子的颜色会变红,于是愤怒和红色便关联起来。 

有人可能会问,公牛憎恨红布是否也是这样呢?事实上,牛的视觉和患有绿色光敏色素突变导致的红绿色盲患者有点类似,对长波区内部的光缺乏分辨能力。早在1923年,加州的一位教授就研究过这个问题。他用白、黑、红、绿四种颜色的旗子进行实验。随后发现,引起公牛注意的是旗子的亮度以及挥动程度,并不是旗子的颜色。

虽然在红色所代表的情感上,人类和猕猴达成了一致。但是有些颜色的含义却在人类内部出现了分歧,比如中国人偏向于白色代表悲伤和释怀,而其他国家的测试者普遍认为黑色与悲伤的关联度更高。这就不适用「警戒色」这样直接的生物遗传选择能解答,而与不同地域的文化习惯相关。可能的原因是中国传统丧事以白色调为主,而国外的葬礼多为黑色调。

而黄色在全世界都被认为是一种让人心情愉悦的颜色。越是生活在气温寒冷、降水多地区的人类,越会认为黄色跟愉悦的关联度更高。可能的原因是高纬度地区日照时长较短,因此居民更珍惜阳光。

色彩与记忆

色彩除了跟情感有关联,在人的记忆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实验都发现,相对于黑白灰色的信息,彩色信息更容易让人记住。比如,早在上世纪美国的设计教育家詹•怀特(Jan V. White)就发现,彩色广告比起黑白广告能多吸引42%的人前来观看。那么,大脑和眼睛对每种色彩都一视同仁吗?

实际不是这样,我们有共同的偏好色。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的克里斯多夫•库班德纳(Christof Kuhbandner)教授及其团队通过四个相关的实验发现,红色和黄色的物体或者信息更容易让人记住,而蓝色和绿色则容易让人遗忘。

那只要把我们想记住的东西都标注为红色或黄色就万无一失了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通过分析色彩与记忆的文献发现,想要让颜色促进记忆,必须遵守以下两个原则:第一,信息编码和提取的颜色要一致;第二,色调搭配要选用高对比度的组合。用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就是:用红色书写西红柿的英文单词,会比写成紫色的更容易记住;白底红字的信息比起橙底红字的信息,更能让人过目不忘。 

色彩不仅影响着记忆的存储,还影响着记忆的分类。美国布朗大学的心理学家艾玲•伊(Eiling Yee)发现,当一般提起黄瓜这个词时,人们不会立即联想到祖母绿宝石。但是如果事先让脑海中出现了「绿色」这个概念,黄瓜与祖母绿的关联度便会随之提高。这一发现也证明了事物和信息在我们的记忆中是可以按照颜色分类的。

通常看来,色彩对记忆有积极的作用。不过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团队也发现,人们对相近颜色的记忆往往会导致一定的偏差,反而会促使人们将实际看到的颜色,记成这个色系中最具代表的颜色。比如在你第一次看到「雾霾蓝」的时候,你的大脑会把这个颜色储存到蓝色这个分类之下。从储存信息的角度来讲,雾霾蓝确实被记录在案了;但是分类之后,我们回忆时会首先想到这个颜色的上级目录,也就是蓝色,这种存储提取的流程,会影响我们对雾霾蓝的记忆。所以按照颜色分类过细可能无助于增强记忆,反而有搞混的趋势。

色彩与食欲

那么色彩与记忆的关系只停留在研究实验中吗?

《纽约时报》曾详细地探讨过食与色的关系。文章认为没有裹上橘色粉末的奇多(膨化食品)看起来像昆虫的幼虫一样恶心,而且没有人会想吃没有着色剂的橡皮糖。的确,橘色的粉末会让人联想到芝士的颜色,进而觉得手中的膨化食品芝士味道更浓郁;而可乐味的橡皮糖通常也会被做成可乐的颜色。

色彩跟味道的联系已经深深刻在我们的脑海里了。这种认知偏见甚至能改变我们舌头尝到的味道: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博士与市场营销专家劳伦斯•加伯(Lawrence L. Garber)主持过一项实验,将橘子味的饮料,分别以橙色、透明色和紫色三种颜色交给被试者,并询问他们饮料是什么口味的。参与的389人中,有高达66.1%的人认为橙色饮料尝起来是橘子味的;而只有24.4%和5.4%的人觉得其他两种颜色的饮料也是橘子味。更有趣的是,大部分人认为橙色的饮料尝起来更甜且清爽可口,而紫色的饮料尝起来更酸。

染色剂不会影响味蕾,从根本上来说不会改变一种食物真正的味道。但是颜色能影响你的认识,激活你的记忆,于是实际尝到的味道就被大脑篡改了。

看来比起网络流行的性格测试,真正用活了色彩心理学的,还得是食品生产商。

参考文献:

1.被网易云的测试刷屏后,我发现我的朋友们都是乐色。. (2021). Retrieved 5 June 2021, from www.sohu.com/a/468778533_355019

2.花了一下午研究网易云那个性格色彩测试,结论(更新... (2021). Retrieved 5 June 2021, from www.douban.com/group/topic/227810775/

3.Maddron, T. (2009). Living Your Colors Practical Wisdom for Life, Love, Work, and Play. Boston: Grand Central Publishing.

4.Maddron, Tom - Living Your Colors - PAEI - Structures of Concern. (2021). Retrieved 5 June 2021, from paei.wikidot.com/maddron-tom-living-your-colors

5.Seeing Red Or Feeling Blue?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Make Similar Associations Between Colours And Emotions. (2021). Retrieved 5 June 2021, from digest.bps.org.uk/2020/10/06/seeing-red-or-feeling…

6.Jonauskaite, D., Abu-Akel, A., Dael, N., Oberfeld, D., Abdel-Khalek, A., & Al-Rasheed, A. et al. (2020). Universal Patterns in Color-Emotion Associations Are Further Shaped by Linguistic and Geographic Proxim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31(10), 1245-1260. doi: 10.1177/0956797620948810

7.Stop On Red! The Effects of Color May Lie Deep in Evolution…. (2021). Retrieved 5 June 2021, from www.psychologicalscience.org/news/releases/stop-on…

8.斗牛的真相:公牛能看见红色吗?| 果壳 科技有意思. (2021). Retrieved 5 June 2021, from www.guokr.com/article/167549/

9.How Does the Color Red Impact Your Mood and Behavior?. (2021). Retrieved 5 June 2021, from www.verywellmind.com/the-color-psychology-of-red-2…

10.White, J. V. (1996). Color for Impact: How Color Can Get Your Message Across, Or Get in the Way. Strathmoor Press.

11.Dzulkifli, M. A., & Mustafar, M. F. (2013). The influence of colour on memory performance: A review. The Malaysi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MJMS, 20(2), 3.

12.Kuhbandner, C., Spitzer, B., Lichtenfeld, S., & Pekrun, R. (2015). Differential binding of colors to objects in memory: Red and yellow stick better than blue and gree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6, 231.

13.Yee, E., Ahmed, S. Z., & Thompson-Schill, S. L. (2012). Colorless green ideas (can) prime furiousl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4), 364-369.

14.不信你试试:我们对于颜色的记忆是不准确的。- Article - JIJITANG. (2021). Retrieved 5 June 2021, from www.jijitang.com/article/557578f29a1b74450c0860c6/…

15.Colorless Food? We Blanch (Published 2011). (2021). Retrieved 5 June 2021, from www.nytimes.com/2011/04/03/weekinreview/03harris.h…

16.Garber Jr, L. L., Hyatt, E. M., & Starr Jr, R. G. (2000). The effects of food color on perceived flavor. 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8(4), 59-72.

101 - 13

混乱博物馆 ChaosMuseum
Posted 3 years ago

【混乱档案室】为了让男人认真穿衣服,时代操碎了心
文|方伊

人类社会不同阶段、不同文化塑造而出的「性别气质」中,穿着无疑承担着重要的加持作用。而在如今全球化浪潮下,时装更能敏感捕捉人们有关欲望、身份、性别、美的看法。

回溯历史,你会发现时尚并非女性专属。毕竟,织物乃至饰品从来都没有性别之分。所以,时尚男装到底是怎样走到今天的?

妖娆的太阳王路易十四

从希腊罗马到封建早期欧洲宫廷,掌握时尚脉搏者,绝不缺乏上层男性。在17 世纪的法国宫廷,早期的男装就已足够华丽。


17世纪西欧男性贵族服装
比如路易十四(Louis XIV 1638 -1715)的金边长袍、蕾丝花边,高跟鞋、紧身裤、繁复镶金的披肩、层叠的裙摆,袖口的装饰,香水、手杖,以及各式耸立的云鬓发冠。


路易十四全身像 亚森特•里戈(Hyacinthe Rigaud)绘制于18世纪初

18世纪的上层聚会
剪裁精致,色彩华美,用料奢华,路易十四用时尚风格塑造了他的权威,并且以着装规范来要求其他贵族。政治权力的集中化逐渐使得君主的「一人美学」无形地演化为「一国美学」。历史学家皮埃尔•佩罗也曾说:「世界服饰时尚,源于路易十四为引领的法国奢华宫廷文化之中。」

路易十四时期典型贵族男性穿着

因此,废弃多年的法王行宫转变为欧洲中心凡尔赛,法国也从欧洲文化的不入流地位被抬上了世界之巅。毫无疑问,如果路易十四只青睐肃穆死板的一袭黑衣,恐怕光凭军事和经济实力难以成就法兰西神话。

对于想吸引国王注意和女子青睐的皇室男性贵族,在着装审美和精致的仪表上下足功夫。比如在当时,蕾丝装饰就被称作「glant」,在社交界常被用来形容贵族青年对女子的礼仪行为与潇洒风度,有英勇帅气之意。而能让身高更加伟岸的高跟鞋,也是气概与身份的象征,被男性争相追捧。

此时,男装代表了阶层和荣誉,是身份和权威的塑造手段。

那么,又是什么改变了这一状况?

近代资产阶级兴起后的实用化转变

进入 18 世纪后,工业革命、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让男性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转变为城市生产力的推动者。而在时尚起源之地的法国,经历了大革命的上层阶级已不再是时尚的弄潮儿。阶层的公平化和资产阶级的兴起,意味着金钱成为了塑造身份和时尚的手段,早期宫廷时尚的阵地逐步转移至民间沙龙。

当时绅士的典型着装是三件套西装,包括马裤和穿在无袖背心外套或背心上的礼服外套。由于所有绅士都有权使用剑,外套通常包括一条开口的缝隙,以将武器容纳在身后。在手腕折叠成宽袖口,腰外套伸到臀部并扣紧前面。在配饰上,加之高帽、卷发、靴子、长袜,亮片,流苏和炫丽的刺绣,男子装扮丝毫不逊于女子。

随着战争、大规模化的工业生产和民主体制的进程,男装实用性与功用性的标准继续奔向统一,催生了制服、西装、运动装等以适应城市的钢铁景观。英国男装率先摆脱了繁琐造作的巴洛克服饰,开始注重男性威严而整肃的气质,迈向简约与守序,男装的重心从华丽转为实用。

事实上,男性在着装上避免浮华和藻饰,也代表着「同性恋」身份在社会道德体系中的进一步污名化和罪恶化。男性需要体现所谓传统的男性气概和魅力,心理分析学家约翰•弗吕格尔(John Flügel) 在《服装心理学》一书中将这一风潮称为「男性时尚大扬弃」。作为一种贯通社会的权力准则与范式,维持着稳固而僵化的性别对立,甚至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 50 年代。

在经历了漫长的男性气质服饰之后,变革又一次起源于伦敦。

60年代整个西方社会都见证了青年运动、亚文化的兴盛。二战后长大的年轻人对于传统规约与陈旧权威采取蔑视和反抗,而强调身体、感官与自我的认知。

服装从隶属于某一群体的归属作用,转变为彰显个性和独特的重塑功能。尤其对于庞大工人阶级和边缘群体,服装象征着定义自我的力量与自由。

伦敦西区卡纳比街(Carnaby Street)作为英国流行文化的起源地,抓住时尚与青年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敏锐捕捉到流行明星对于时尚的推动作用,先后容纳了摩斯族(Mods)、嬉皮士(Hippies)、摇滚(Rock & Roll),促成了「摇摆伦敦(Swinging London)」的文化盛景。

注意到所谓非主流群体所蕴含的巨大消费潜力,1954年,第一家男性时装精品店VInce开在卡纳比街。随后紧随的是设计师约翰•斯蒂芬(John Stephen)的「His Clothes」于1956年开张。

约翰•斯蒂芬使用了大尺寸的橱窗展览,并采用邀请名人来店铺门前拍摄等一系列方式吸引着年轻人。与此同时,他从摩斯族、摩洛哥的北非风情、本土摄政风格吸收不同的灵感,用艳丽的色彩、丰富的图案招揽来众多摇滚明星,揭开了所谓「孔雀革命」男装变革的序幕。

因此到 60 年代,滚石、披头士、谁人(The Who),奇想(The Kinks),都已经成为其常客,约翰•斯蒂芬极盛之时在整条卡纳比街拥有14家店铺。这些精品店为青年男性提供鲜艳的服饰,用跳脱的色彩与大胆的剪裁捕捉他们对于性与暴力的兴奋不安以及身份认同的渴望。

性别模糊与流动

与此同时,社会运动的演进与性别的解放,进一步加速时尚领域的男装革命。随着 60 年代女权运动的爆发,男装的巨大变革自然也牵连上性别的模糊与暧昧。

1969年7月5日,滚石乐队始创者之一的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在海德公园(Hyde Park)身穿由费什(Mr Fish)设计的白色巴厘纱裙子,配上裤缝清晰的白色喇叭裤,轰动一时。

而1970 年,在大卫•鲍伊(David Bowie)的专辑《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封面。费什为他塑造了震惊世界的无性别形象:头戴卷发,黑色长靴,丝缎长裙,胸口低开,只用两枚褡扣系住。用色、材质,低领、束腰、裙摆,都打破了性别边界。

80年代,山本耀司、川久保玲等日本设计师选择了光亮的面料,浅淡色泽,刺绣与拼贴,用一种极其柔软的反叛方式去解构男性与女性化的界限,以东方式的剪裁与多元化审美去挑战伦敦的裁缝街、萨维尔街(savile row)打造的颓废华丽绅士风。

20世纪末,在先锋设计师艾迪•斯里曼(Hedi Slimane)、拉夫•西蒙斯(Raf Simons)的影响下,新一代男装呈现更加柔软的、精致的、华丽的风格,构筑起身体与服装的全新空间关系。男装作为一种形象创造的媒介手段,适应着现代都市对于碰撞性、多样性、活力感和变化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心理的需求。

而本世纪,男装在廓形、造型、色彩上的变化无一不来自于对边缘的吸收,比如街头、涂鸦、东方、流浪者。浪潮的推动者不再依靠于僵化的阶层,而是来自于边缘和大众的流动。

之前网络上对「男子气概」的热议,无疑意味着试图讨论男性气质是否需要更加多元化的审美。而时尚的本质,或许就在于不断拓宽个人与社会,身体与织物之间的界限。

参考文献:

1.www.carnaby.co.uk/history/

2.Matt Houlbrook, Queer London: Perils and pleasures in the sexual metropolis, 1918-1957 (Chicago, 2005).

3.Jay McCauley Bowstead:Menswear Revolution: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Men’s Fashion, Bloomsbury Visual Arts,2018.

4.styledieter.com/style/history-of-menswear/

5.www.vogue.com/fashion-shows/designer/yohji-yamamot…

6.Charlotte Cotton,State of Fashion Source: Aperture , Fall 2014, No. 216, "Fashion" (Fall 2014)

7.Wilson, Elizabeth. Adorned in Dreams: Fashion and Modernity[M].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3

8.Christopher Breward, The Hidden Consumer: Masculinities, fashion, and city life, 1860-1914 (Manchester, 1999).

9.www.gq-magazine.co.uk/article/david-bowie-fashion

103 - 12

混乱博物馆 ChaosMuseum
Posted 3 years ago

如何用正确的姿势画「黄图」丨混乱档案室

文|阿秀

好色是件好事吗?即使在性解放运动发展得如火如荼的21世纪,人们仍然不能对这个问题形成共识。对此,我们似乎只能说,它是件挺正常的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带着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横扫西方心理学界的辉煌时刻。泛性论将人类一切行为的根源指向了被压抑的力比多释放。而力比多,说通俗一些,就是性欲。

纵然随着时代发展,如今看来其不少理论经不起推敲。但毫无疑问,随着保守的维多利亚时期结束,西方社会的经济繁荣逐渐改变了人们纯朴的生活方式,大家对舒适的物质条件及种种享乐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强烈愿望。

性欲似乎就不再是被黑布罩在铁笼里的猛兽,转而成为了像「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一样需要被直面的、毫不讳言的自然需求。它最先会反映在当时的先锋艺术领域——一批散发着青春荷尔蒙的年轻人们,决定也拉起一张多少带点颜色的大旗。

埃贡•席勒(Egon Schiele)就是这堆「好色之徒」里玩得最欢脱的一个。

非传统的肉体

埃贡•席勒是谁?从艺术史角度,我们可以这么描述——大名鼎鼎的奥地利绘画大师,表现主义杰出画家,师从维也纳分离派掌门克里姆特……但这么说很多人可能还是毫无概念,那么好吧,先来看一组他的代表作品,兴许会眼熟。

席勒的一生很短暂,只活了28岁。但与当时绝大多数画家不同,他笔下大量诞生的是扭曲的人体,裸露的性,以及在这些背后释放出来,隐秘而强烈的个人感情。

大多数人第一次看到席勒的作品可能都会觉得有点难以接受,不过没关系,当时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席勒的作品,比我们的反应也好不到哪去。毕竟经历了那么多年古典主义绘画熏陶的民众,想要从席勒这样怪诞的画风中看出一丝美感确实不容易。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艺术中的人体要么如波提切利般柔美,要么如乔尔乔内般典雅,要么如安格尔般充斥着和谐而完满的曲线。那种丰盈的肉体、静谧的色调、含蓄的表达、安详的神情,似乎应该是一幅杰出人体油画所必须具备的特征。

反观席勒,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呢?干枯蜷曲、毫无体积、表情扭曲、颜色诡异,这样的肉体毫无美感不说,何至于将本是帅哥的自己画成一根生殖器?

这种扭曲怪诞的画风让人不禁联想到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一个多次出现在我们节目中的男人。如果你能理解蒙克的作画风格,再去理解席勒便容易得多。因为他们同属于一个艺术流派——表现主义。

通过席勒和蒙克的创作风格,我们似乎可以概括出表现主义的一些特点——色彩浓烈,线条扭曲,缺乏透视,画面怪诞,主观感受强烈,充满了对客观世界的变形和夸张等等。

但同是表现主义画派的不同画家,作画风格又千差万别。

其实在美术史上,「表现主义」这个概念一直十分模糊,有时候一个画家的画风不太好归类,就被随手塞到表现主义的大筐里。正因如此,很多奇怪画风奇怪的艺术家都被扣上了表现主义的帽子。普遍来看,单纯表现圣洁与美已经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在他们笔下,丑陋的、扭曲的、怪诞的形象似乎更能唤起人们心中的某种共鸣,艺术不再单纯为了审美。相反,审丑的种子开始慢慢在人们心中扎根。

但其实丑只是其次,一些人对席勒作品反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它太过淫邪。

我们把时间线往前一点,这幅画是印象主义奠基人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的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其中裸体的形象在今天看来唯美而纯洁,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幅作品亦是淫秽无比。

原因何在?因为这个裸体女人,真的就只是一个裸体女人。听起来相当奇怪,不然她还能是什么东西?问题就在这里,古典油画中描绘的女人,并非是人,而是神。

这幅画是威尼斯画派代表人物乔尔乔内(一说提香)的《田园合奏》,观察画面,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诡谲之处,两位绝世美人立于身旁,这两位血气方刚的青年竟然视若无睹,专心弹奏?这并不是孙悟空定身仙女后去摘桃的戏仿之作,而是因为这两位青年根本看不到赤身裸体的美女,因为两位女子正是凡人无法触及的天神。古典主义作品中对女性裸体的描绘几乎尽是如此,要么直接表明这是天神本神,要么借着优美的人体体现庄严典雅的神性,而《草地上的午餐》则毫不避讳地直接绘制出了一位赤身裸体坐在草地上,似乎与画外观众调情的诱人女性,这在19世纪中叶的社会环境下是何等的淫邪。

人们花了漫长的时间,逐渐接受了纯粹的女性裸体被作为绘画主题,然而席勒笔下裸体形象的出现,再一次突破了观众脆弱的审美底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席勒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无疑是先锋的。这种先锋性产生的原因,还要从席勒的个人经历说起。

1890年,席勒出生在奥地利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阿道夫•席勒是一名火车站站长。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席勒从小没什么生活压力,每天做的就是跟自己的小妹妹玩闹取乐,坊间甚至传言说席勒跟自己的亲妹妹一直保持着某种不正当的关系。当然在官方的宣传上很难找到这方面的证据,毕竟一个国家不希望自己的绘画大师在道德上有太过分的不光彩。

席勒15岁那年,父亲因梅毒去世,或许早年丧父的悲痛刺激了席勒,父亲平日里放荡的作风又对席勒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席勒获得了一种近乎畸形的性观念。在他的眼中,性是快乐的来源,也是不幸的开端。他极力宣扬和表达性,又极力丑化和扭曲性。性在席勒的生活和创作中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既带来快感,也带来灵感。

父亲去世后,席勒凭借自己过人的才华考上了维也纳艺术工商学校,后来又被保送到维也纳官方艺术学院。巧合的是,在席勒被保送的同一年,阿道夫•希特勒也报考了那座学校。不幸的是,希特勒最终并未被录取,于是心灰意冷的他决定放下画笔,投笔从戎。

在维也纳研习艺术期间,席勒遇到了对自己艺术生涯产生了深刻影响的伯乐导师——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当时的克里姆特在画坛已是功成名就,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壕」的画家。因为他的作品,充斥着大量的金黄色。要命的是,画面中金色的部分,不是金色颜料,而是如假包换的黄金。

总之,克里姆特不仅在经济上给予了爱徒席勒很多支持,还介绍他加入了不少著名的艺术团体,可以说席勒的年少成名与老师的扶持有很大关系。

按说席勒应该对恩人克里姆特感恩戴德,处处小心翼翼伺候着这位「贵人」,可是席勒才不管那一套,竟然把克里姆特的一位模特挖走了。也许在旁人看来,挖走一个模特并非什么欺师灭祖的恶劣行径,但结合当时艺术圈的整体环境,我们或许能从中挖掘出一些值得玩味的逸事。

在那个年代,艺术家跟模特之间的关系本来就十分暧昧,新潮的画家玩得开,也喜欢找一些比较开放的女性来给自己当模特。对于克里姆特和席勒这类走在时代前沿的画家来说,找模特基本上与找床伴无异。因此坊间才会传闻席勒一直与作为自己模特的妹妹有着不正当的关系。

克里姆特不知是太欣赏席勒的才华,还是因为自己上了年纪,并没有追究,而是很大方地把自己的模特就这么顺手送给了席勒。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席勒对这位名叫沃莉(Wally)的模特宠爱有加,沃莉也对席勒的才华十分欣赏。两人后来离开了维也纳,来到小镇新伦巴赫,准备在那里搭建属于他们的爱情新天地。

在新伦巴赫,席勒还邀请镇上一些比较叛逆的小孩子来自己的画室做模特。可惜好景不长,不知是席勒与沃莉未婚同居的放荡行为引起了封建邻居们的不满,还是席勒用未成年人当模特的行为让人产生了误解,总之席勒被「新伦巴赫群众」们以「诱拐、奸淫未成年人」的罪名起诉了。关于席勒的被起诉,还有一种说法是一名少女贪恋席勒的男色,想以诬陷来要挟席勒,并将其告上法庭。

警方带上搜查令对席勒的画室进行了掘地三尺的搜查,并将席勒的一系列素描和油画作品判定为「淫秽色情制品」予以缴获。虽然最后警方因为证据不足宣布席勒未曾诱拐未成年人,但是却将席勒以「给未成年人展示淫秽制品」判处有期徒刑24天,顺带焚烧了所有缴获的「淫秽制品」……不知参与销毁的警察知道自己当年销毁的是一张张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之后会作何感想。

在狱中,席勒也不忘作画,只不过在警察的规训下有所收敛,不再创作所谓的「淫秽制品」,但是在短短的二十多天内,创作出了十二张反映监狱生活的作品。其中颇为有趣的是一幅名为《一颗橘子是唯一的光明》的小幅作品,橘子为沃莉探监时所赠,席勒在狱中的烦闷与困苦可见一斑。

这本应该是一个合家欢的爱情故事——席勒出狱后痛改前非,终成一代艺术大师,与爱妻沃莉度过了幸福美满的一生。但席勒似乎并不愿意按照传统剧本演下去,在与沃莉相处几年之后,席勒终于不负众望移情别恋。

席勒毫无征兆地爱上了一位富裕人家的女儿伊迪思(Edith),而这名女子实际上对艺术并没有多少兴趣,也无法欣赏席勒那惊人的艺术作品。但或许是为了获得一份稳定的生活,席勒最终决定与伊迪思结为连理。

另谋新欢的席勒,生活也并不幸福。他失去了一直以来陪伴他共同走过艰难坎坷的,能够理解他、呵护他,与他探讨艺术和生活的灵魂伴侣。在与伊迪思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席勒的画风发生了一些转变。也许为了讨好伊迪思,席勒在为她画像时,也不再像以前一样豪放,而是变得有些拘谨和内敛。

1917年,一战中服兵役的席勒退伍,返回家乡维也纳。战争期间,他在军队做文书工作,同时依然坚持创作,所以很快在维也纳成功举办了个人展览。在此期间,他收到沃莉的死讯——离开席勒后的沃莉投身部队做了一名军医,于1917年12月25日死于猩红热。席勒悲痛欲绝,将正在展出的一幅画于自己与沃莉尚在一起时的作品《男人与少女》更名为《死神与少女》。

第二年伊迪思怀孕,席勒创作了这幅作品——《家》。

画面下方的幼儿形象是席勒对未出世孩子的想象,也寄托着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然而好景不长,「世纪杀手」西班牙大流感夺去了伊迪思和她腹中孩子的生命。席勒在伊迪思即将离去之时为她画下了最后一幅肖像。

三天后,席勒也因流感去世,一代天才的故事就此谢幕。而这幅画,也成为席勒最后的遗作。

席勒的遗产

终其一生,情欲作为最原始的动力推进着席勒的创作历程。他笔下诞生的众多形象,样貌丑陋,形体扭曲。你无法看出他们是医生还是教师,是贫穷还是富有,是高贵还是卑贱,甚至看不出美丑。他们只是躺在床上的男人和女人们,被席勒遒劲有力的线条包裹着。

在用线造型时,席勒有意识地将人物形象进行不规则的处理,极力扭曲和夸张,这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他们只是那样一种符号,完全在为席勒表现情欲而服务。

值得称赞的是,席勒的线条虽然扭曲,但是在透视上呈现出一种近乎完美的严谨,无论从如何奇特的视角去刻画人物,其结构比例总是准确,甚至可以不借助投影就让人物产生一种坐在地上而非飘在空中的踏实感。与席勒用线造型相通,中国画也推崇线的作用,仅仅用线营造体积感和表现完美透视,实在是需要极深的功力。

在画面的构图上,席勒也与中国文人画中的留白理念实现了某种契合。明末清初的画家朱耷(八大山人)就是一位非常善于留白的画家。我们可以发现朱耷在作画时不求铺满画面,大多时候只是几条鱼,几根花草,一只小鸟再加上落款印章就组成了画面的全部,甚至有些作品空无一物,只有自己加盖的一颗印章。然而我们并不觉得这些画面幼稚,相反却带有另外一种相比宏大画面截然不同的美感。画画时最难的不是画复杂,而是画简单。一个画家懂得安排画面布局,让简单的画面不显得空洞和单调,才是真正的高手。席勒在布局和留白方面,可谓大师。

除此之外,席勒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可谓玄妙。通过画面我们可以看出,席勒为他画中的物体绘制的色彩,根本就不是它们本来应该具有的颜色,也就是说,席勒用色不求真实。席勒在画布上渲染的颜色,完全是为了表现情感和氛围服务的。他所表现的,完全是一种病态的扭曲,一种挣扎的欲望。

值得一提的是,席勒是一个很喜欢用橙色的画家,并且大多将这种颜色用在模特的性器官周围,有时也大面积运用在衣物上。席勒也喜欢在模特的皮肤上点染各种原本互不相干的颜色,但这些颜色却能在席勒的笔下和谐地融入画面,仿佛人物本身就应该带有那种看似病态的颜色,这也是席勒的绘画令人着迷的一个重要原因。

观看席勒的画面,一些观众可能会分不清这到底是色情还是艺术,而这两者之间,经常只有一线之隔。为何席勒能够成为值得尊敬的艺术家,而不仅仅是一个色图匠人?

原因在于席勒将性看作手段,而非目的,他试图通过性欲的展现,表达压抑、扭曲的精神状态,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就像我们在各类电影中也经常看到情色镜头,但这些镜头都服务于作品的主题表达,即使将性作为表达的目的本身,在实现手段上也并非仅仅满足人们最直接最原始的对性爱的渴望,而是更多包含着某种审美的愉悦,一种超越原始本能的审美表达。

抛开技法,席勒对艺术史的伟大贡献,就在于进一步拓宽了艺术中情色表达的边界,毕竟,我们在席勒之前难以找到用如此怪异扭曲的方式描绘人体、展现情欲的作品,而在席勒之后,这种充满着怪诞气息的创作风格却成为了后世艺术家争相模仿的形式。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放下了心中对性的恐惧和焦虑,以更加自信和坦然的态度面对着自己真实的欲望,我们很难说,这其中没有席勒的功劳。

原文鏈接:mp.weixin.qq.com/s/UxPyse1iM0jI6bAVNqVGdA

283 - 46

混乱博物馆 ChaosMuseum
Posted 3 years ago

【为什么大型食草类动物要比大型食肉动物大?】

首先,这一规律的确普遍存在,就现在的陆地生态系统做横向比较,食草动物中的最大者的是长鼻目的非洲象和亚洲象,体重达5吨或更高;其次是奇蹄目的白犀牛和印度犀牛,体重4吨以上;偶蹄目的河马成年后常能达到3吨,长颈鹿和非洲水牛也都能达到900公斤。而同纬度的食肉动物最大者是食肉目的虎和狮,体重都在300公斤以下,即使放眼全球,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北极熊只有800公斤左右,很少达到1吨。食草动物明显胜出。

如果在地质史上纵向比较,仅就哺乳动物繁盛的全新世而言,最大的陆生动物是奇蹄目的巨犀,生活在渐新世到中新世,肩高约5米,颈长1.3米,重15-20吨;其次是长鼻目的恐象,生活在渐新世到更新世,肩高也可达3-4.5米,重12吨以上;同目的猛犸象生活在更新世到全新世,肩高4米,重可达6到8吨,个别也可达12吨;奇蹄目的板齿犀生活在上新世到更新世,肩高2米,体长5米,重5吨余,还有长达2米的巨角;另外更新世美洲的大地懒体长6米,重可达4吨——他们都是素食者,而有史以来最巨大的陆生食肉哺乳动物是中爪兽目的安氏中兽,生活在晚始新世,肩高1.8米,重约1.7吨,显然要败下阵来。

海洋生态系统的情况有些不同,它的主要生产者是单细胞浮游生物,需要经过多级食物链才成为大型生物的食物,而且硅藻、甲藻、褐藻(包括海带)在现代分类学中也都不属于植物界,所以除了以泽泻目海草为主食的海牛目以外,我们几乎无法找到以「草」为食的大型海洋动物,它们的体重大约在600公斤左右,但18世纪灭绝的大海牛体重可达5吨以上。

但是另一方面,海洋中的滤食者以持续过滤海水的方式获得食物,与陆生食草动物持续啃咬的进食策略本质上一样,而且同样处于食物链中较低的营养层上,所以蓝鲸虽然几乎只吃磷虾,仍不妨被视作「大型食草动物」在海洋中的代表,它是有史以来最巨大的动物,重到无法测量,应该超过180吨。类似的还有长须鲸、灰鲸等须鲸亚目的成员,体重常常超过30吨,而最大的海洋食肉动物是抹香鲸,体重25吨左右。所以这一规律更好的描述是:「持续进食者」的体型上限要比「突击掠食者」的体型上限更大。

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生存策略上的差异:

持续进食者通常能够获得充足而稳定的食物来源,即便雨旱交替的东非洲大草原,食草动物们也能追逐水草以保证食物供应,所以为了抵御掠食者时,以极高的速度长大,在体型上压倒对方就成了一种非常可行的方案。而且个头越大越好,不但要超过所有的潜在掠食者,还要超过自己的同类,争夺交配的优先权,这形成了非常强的选择压力;

突击掠食者则不然,它们没有必要对抗最大的猎物,量力而行即可。而且更大的体型意味着更大的食物需求和更大的运动负担,令捕猎收获的能量难以弥补消耗的能量,也就不得不选择更大的猎物,面对更大的狩猎风险,所以单纯的大体型对掠食者的进化优势非常有限,反而可能成为劣势。

但需要注意,上述的大型食草动物和大型食肉动物很少出现在同一条食物链中。而掠食者通常要比猎物更大才能保证狩猎成功率,这使得顶级掠食者们在自己的食物链中仍然总是最大的,比如浮游生物、软体动物、鱼类、乌贼、海豹和虎鲸构成的食物链,这也意味着针对这一问题不能用「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效率只有10%到20%」来解释,因为能量传递效率描述的是整个营养层,而非营养层中的个体。

这一规律也有不少例外,比如史上最大的海洋爬行动物是三叠纪的秀尼鱼龙,它们主要掠食鱼类和软体动物,当时的这些猎物非常充沛,以至于它们可以长到21米长,重量可能接近100吨。文|刘大可

239 - 44

混乱博物馆 ChaosMuseum
Posted 3 years ago

到底有没有同性恋基因丨混乱博物馆

文|张蔓生

得益于同性恋平权运动,「同性恋者的性取向由基因决定」这一观念正在被广泛接受,Google 搜索「同性恋基因」可以获得 478 万个英文结果。例如《新京报》一篇有关「同性恋小伙法庭抗议求职歧视」的新闻中,当事人就说到:「我以前参加过同性恋维权的组织,是维权比较积极的人之一。我觉得同性恋是基因决定的,如果人人都不站起来,不敢公开身份,活得很压抑。」

在纸质媒体数据库中,可以搜索到上百篇相关报道,从全盘认同到全盘否认,态度各异。

真的存在同性恋基因吗?

动物确实有同性恋基因

有些动物确实能够「多一个基因变直,少一个基因变弯」,比如我们熟悉的实验动物——果蝇和小鼠。

2011 年,中国科学家刘琰等人在小鼠身上找到了一个基因。这个基因负责产生一种叫「五羟色胺」的脑内化学物质。

之前,研究者们已经知道,雄性小鼠体内的五羟色胺如果过多,就会导致小鼠出现「阳痿」的症状;如果过少,则会让它由「直」变「弯」。于是,他们做了实验:通过技术手段,将一些小鼠的这个基因敲除,再把它们放进「有男有女」的笼子自由挑选伴侣。

没了这个基因的雄性小鼠更倾向于选一个「男伴」,跟反应冷淡的其他雄性「耳鬓厮磨」。科学家又把五羟色胺注射到这些小鼠的体内,它们立刻就「由弯变直」,寻找异性去了。

在此之前,不少动物的不少性取向决定基因已经被证实了。比如,早在 1963 年,科学家就找到了果蝇的「无果」(Fruitless)基因,这个基因的不同变异可以导致雄性果蝇不同的取向变化,从变成双性恋,到彻底失去「性趣」。

「无果」基因不仅可以控制性取向,还能控制雄果蝇求偶仪式中几乎所有的步骤,图为一只未经改变基因的果蝇以某个频率振动翅膀向雌性果蝇求偶

这样的发现已经有了很多。小鼠的某些嗅觉基因失灵,会导致它们难以辨别对方的性别,进而变得性冷淡。雌性小鼠缺失某个基因,会变成「拉拉」。

目前,依然有不少一流的科学家在动物身上探求基因对性取向的影响,其中就包括著名的饶毅教授。即使在「动物」内部,性取向的问题也是千人千面。在果蝇、牛羊、天鹅、宽吻海豚,以及在基因上与人只有 1% 左右区别的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种群中,都发现了多样的性取向。它们的具体情况和「背后原理」各不相同。

虽说「人不过也是一种动物」,但在动物身上的结论很难直接推广到人身上。科学家总不能直接把人的某个基因敲除,看看这样的人是什么性取向。想知道人有没有「同性恋基因」,只有一个办法:硬找。

不靠谱的 Gay 基因

1993 年,第一个声称发现人身上存在「男同基因」(Gay Gene)的科学家出现了。这个人叫迪恩·汉默(Dean Hamer)。他立志要测测看,到底有没有所谓的「男同基因」。

当时,基因测序技术还远远没有现在发达。著名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当时正在艰难地进行中。这个计划仅仅为了测一个人的全基因组,就投资 30 亿美元,跟 1999 年整个 NBA 赚钱的总数差不多。

当年巨额投资的事情,在 2017 年的今天,成本只需要 5000 人民币左右。今天我们做这项研究,可能会找一批同性恋者,把基因测一遍,再跟异性恋者比对,看看什么地方有集中的差别。但当时,这个方法是不能实现的。

所以怎么通过土办法「找」同性恋基因呢?

汉默先找了 114 个有「男同志」的家庭,经过分析,发现这些「男同志」母系家族的男性亲属——舅舅和外甥——也是同性恋的概率更高,而父系家族的男性亲属——爸爸、叔叔和儿子——也是同性恋的概率并不高。

也就是说,「男同基因」应该来自只有母系能传给这些男人的东西:X 染色体。

这下,工作量就大大缩小了,因为研究范围从人的「46 条」,变成了 X 染色体单独「1 条」。汉默又从这些人中找出 40 组「男同志」的血亲兄弟,对他们的 X 染色体进行连锁标记分析,通过一些规律,还真就找到了一个疑似「男同基因」:Xq28。

汉默找到「男同基因」的消息刊登在顶级期刊《科学》上,质疑的声音铺天盖地。

很多科学家批评汉默「先打枪,后画靶子」,先认定了存在一个「男同基因」,然后在男同性恋者身上不断缩小范围,最终指着一个基因说:就是它。但它究竟发挥什么作用,是真的能让人「变弯」,还是仅仅是巧合?汉默的研究无法给出答案。

要知道,人类对自己的基因了解得还相当少,甚至在很长时间内连自己究竟有多少个基因都没搞清楚。2001 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找出了大概 4 万个基因。后来,人们发现当初认定的许多「基因」不是真基因。现在公认的人类基因有 2 万多个,其中的一半左右功能是未知的。谁又能说 Xq28 就是唯一的「男同基因」呢?

科学的好处在于能证实或者证伪。10 年之后,汉默的团队用新技术重做了这个实验。又过了将近 10 年,另一个团队找到 409 组「男同志」血亲兄弟,在基因组范围上重复了这个研究。

经过几轮的重复验证,这个 Xq28 基因的作用慢慢清晰起来:它确实对性取向有影响,但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409 组同志兄弟」研究发现,不止是Xq28,还有许多其他的片段呈现出和Xq28类似的规律。只不过它们藏在另一条染色体上,没办法通过「爸爸和舅舅对比」的方法确定下来,因此一直默默无闻。

这些基因是如何影响性取向的?它们内部、它们和环境又是如何共同作用的?这些都还需要研究。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它们都不能精确地预测人的性取向。

目前,科学家还没有找到像果蝇、小鼠那样,能直接决定人「直弯」的基因。

谁在鼓吹 Gay 基因

从上世纪 90 年代起,关注性取向平权运动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生物学上寻找「同性恋基因」的尝试。如果能找到同性恋基因,就意味着同性恋像单眼皮、卷头发一样正常,反对的观点将销声匿迹,平权也就一路畅通。

不得不说,科学和媒体界对「同性恋基因」的关注,一向存在严重的「性别差异」:大量的新闻、研究论文(包括对动物的研究)和通俗科学文章关注「男同基因」,却很少关注「女同基因」。在谷歌搜索趋势中,关键词 lesbian gene 搜索量在十年之内几乎为零。在谷歌学术引擎中,「男同基因」可以搜到 27 万个论文结果,「女同基因」只能搜到 2 万个结果。

更何况,人的性取向并非只有「同」和「异」两种,不同的分类体系都算上,还有双性恋、无性恋、跨性别同、跨性别异、泛性恋、泛爱恋……当今性取向与基因的研究多局限于「同异之别」,对男同性恋的研究尤其多。那么,剩下这十多种怎么解释?

即使有这样或那样的逻辑问题,二十多年来,人们依然对「同性恋基因」津津乐道。有时候,公众对科技的理解也会闹历史乌龙。

根据谷歌搜索趋势的统计,2004 年至今,The Gay Gene(男同基因,特指)这个关键词保持着一定的搜索数量和新闻数量,在 2004 年达到高峰——其中的原因之一非常奇葩:当年,史上第一个男同性恋者被按立为主教。这个人叫 Gene Robinson,名字恰好和「基因」(Gene)一样,引发了广大吃瓜群众的好奇。

同性恋主教的新闻爆出后,关键词 Is there a gay gene(有没有男同基因)的谷歌搜索也达到了顶峰。汉默的论文被媒体和公众重新发现了。

从 2004 年开始,众多西方主流媒体——包括纽约时报、BBC、波士顿环球报,甚至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翻出了科学界众多对「男同基因」的讨论,包括一些反对和证伪的研究。

在 2004 年后半年,另一项研究石破天惊:有研究者发现,同性恋男子的母系女性亲属,主要是母亲和姨妈,生育能力更强。论文本身的确讨论了以往对于「男同基因」的正反两面研究,并持审慎态度,认为这个发现可能部分地解释,为什么同性恋没有被进化淘汰。

不过,到了媒体上,这些复杂的讨论就被简化进了「男同基因」的框架中。例如,著名的《卫报》发表了一篇科技新闻评论,题目震撼人心而又言之凿凿:「让男子搞基的基因,可以使女子更能生」(Genes for Gay Men Make Women Fertile)。

一些保守的宗教势力和反对性取向平权的力量开始跳出来「辟谣」。但随着平权运动的高歌猛进,保守势力很快败下阵来。2011 年,著名歌手 Lady Gaga 推出的歌曲 Born This Way(生来如此),一举拿下多项大奖,可以当作胜利的宣言。

性取向不只是先天决定

即使充分考虑基因的影响,在性取向方面,人依然是复杂的,比小鼠、果蝇和许多人的理解要复杂得多。

几乎可以肯定,人类的性取向受到某些「生理因素」的影响,而「生理因素」包含着比基因多得多的内容。除了「男同基因」,目前有证据表明可能与性取向有关的生理因素包括脑的结构与一些部分的发育水平、胎儿期激素水平、出生后激素水平、表观遗传因素等等。

甚至连「你有几个哥哥」都是显著差异的影响因素。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有 Blanchard 等人进行的社会统计显示:出生顺序对于男同性恋有显著影响。男孩子每多一个亲哥哥,成为同性恋的概率就要增加三分之一。当然,因为男同性恋的人群基数是 2-5%,有限个哥哥也只让概率增加到 10% 以下,所以大多数有哥哥的男性依然是异性恋或其他取向。

此后,十多项不同的研究和社会调查证实了这一规律。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规律,Blanchard 等人认为,男性胎儿携带的一种抗原,会让母亲的身体在再次孕育男性胎儿的时候产生针对性的抗体,影响亲弟弟大脑的性取向调节部分。

除了生理因素之外,人也是社会中的人。社会学调查显示,早期生活经历、教育程度、与父母的关系等等,都至少对性取向有部分影响。

为了探究后天环境与性取向的关系,社会学家做了大量的双胞胎研究。同卵双胞胎的基因相同,异卵双胞胎的基因不同但成长经历常常相似,普通的兄弟姐妹则都差别较大。

目前的双胞胎研究的结果支持,性取向既与生理因素有关,也和后天环境有关,还与某些未知的因素有关。即使是基因相同、成长在同一家庭的同卵双胞胎兄弟,一个是同性恋,另一个也是同性恋的频率也只有 50% 左右。

那另外 50% 不同者,究竟为什么不同?我们还不知道。

当然,这些都太复杂,没有「同性恋基因」那么简单直接又好记。人是复杂的,但人——尤其是媒体和社运领袖,喜欢框架简单的东西。所以最终,大家记得住的还是只有「同性恋基因」。

212 - 147

混乱博物馆 ChaosMuseum
Posted 4 years ago

【女生真的拧不开瓶盖吗?】

塑料瓶身加上塑料螺旋纹瓶盖的组合,是目前饮料市场上最广泛使用的包装方法。无论尺寸和形制有何差异,这类瓶盖都必须满足两个功能:一是保证密封,二是「防盗」。

密封的意义不难理解,「防盗」则是告知消费者:这瓶饮料从未被打开过。它是靠盖体与防盗环之间的连桥来实现的,一旦瓶盖曾经打开过,断裂的连桥就无法复原。要拧开一瓶饮料,除了对付瓶盖与瓶口螺纹组合的摩擦力,还得拧断瓶盖下方的连桥。

无论是拧松螺纹组合,还是拧断连桥所需的「力气」,都由专门指标--「扭矩」来衡量,单位为牛米(N·m)。同等条件,扭矩越小瓶盖越容易拧开,但密封性也就越差。

市面上常见的PET塑料瓶,瓶盖口径常见尺寸为28mm、30mm、38mm,经过研究人员测试,这类饮料瓶通常的扭矩下限会超过1.2N·m,这一扭矩下限对女性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2008年武汉的研究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采集来自五个省份的150名成年女性拧瓶盖扭矩,来排除成长地域差异带来的女性力量差异。调查发现,若按密封下限扭矩 1.2 N·m 算,至少有10%的成年女性无法拧开瓶盖。而像可口可乐的瓶盖,需要至少1.32N·m扭矩才能打开,这样就有接近一半成年女性可能遇到「拧不开可口可乐」的问题。更不用说常见的果汁类饮料瓶打开难度会更高了。

一般来说,瓶盖变大,拧开的难度也会增大。本次抽样调查测试的是28mm瓶盖,在30mm、38mm瓶盖上受挫的女性会更多。实际上,饮料厂商改变瓶盖形制,设计成其他形状的瓶盖或多加一个外盖,借助杠杆原理可以让饮料瓶更容易打开。但考虑到成本问题,短期内厂商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付出太多精力。

所以,如果一位成年女性说自己拧不开瓶盖,她们并不一定是在撒娇,随手帮个小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文|伍雩 沙森

237 - 101

混乱博物馆 ChaosMuseum
Posted 4 years ago

【同寝室女生月经周期真的会趋同吗?】

同寝室女生月经周期会趋同?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而且这种错觉会发生在同寝室友、密友、母女、姐妹以及工作学习伙伴之间。

女性的月经并不会因为朝夕相处就变得同步,但日常生活中人们觉察到「同步」现象却并不稀奇。假定有两个月经周期均为 28 天的女人,那么她们月经间隔时间最长为 14 天,平均而言,则只有 7 天之差,再考虑到女性个体的平均月经持续时间是 4~7 天,两人会非常容易出现月经日期的重叠。

若相互交流此事的女伴增加,这种「你来例假时我也来了」的情况更会频繁出现,于是形成「关系亲密的人月经趋同」的错觉。

之所以这种错误说法曾被科学界长期当做事实,是源自于一名威尔斯科学院心理学研究生玛莎‧麦克林托克在1971年做过的著名实验。

麦克林托克设计了一个为期六个月的实验,她募集了135名17~22岁女生做实验志愿者,观察到她们月经周期出现趋同的现象,不仅仅表现在同宿舍室友的趋同,也包括了亲密朋友间的趋同。

麦克林托克认为这些趋同还向着一个主导者靠近,于是她进行了下一步的实验:将主导者的腋下汗水搜集起来,涂抹在实验组女生的嘴唇上,而对照组则涂上医用酒精。四个月后,实验组女生出现月经趋同现象,对照组则几乎没有影响。

她将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并指出影响女性生理周期的物质是信息素。自此以后,女性生理同步的现象就被科学家们称为「麦克林托克效应」。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学界的观点逐渐开始逆转。2006年,有科学家总结了过去15年的研究发现,它们都表明女性月经周期并不趋同。

「麦克林托克效应」在研究中存在严重的方法论错误:选择样本时,着重挑选了最开始月经周期不趋同的个体,即统计学上的偏态分布;随着观察持续,收集到的数据增多,偏态分布会自动趋向正态分布,也就得出了月经周期同步的结论。另外,麦克林托克的分组也存在问题,以至于后人以实验验证时并不能观察到她所记录的现象。

到 2013 年,科学界主流基本已经否认了「月经周期趋同」的存在。文|蒋宇谋

180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