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 Avatar

Politics with The Young. @UCkLUBUcaa6_Rw2NRvVsrYaA@youtube.com

63K subscribers - no pronouns :c

More from this channel (soon)


Welcoem to posts!!

in the future - u will be able to do some more stuff here,,,!! like pat catgirl- i mean um yeah... for now u can only see others's posts :c

Politics with The Young.
Posted 3 days ago

昨夜因煮餛飩湯時,揮鏟熱湯灑身,小燙傷。
冰敷施藥後,由於影響專注,本週線上誦經共修暫停。
請大家自行基本功課,持續累積。

676 - 41

Politics with The Young.
Posted 2 weeks ago

心中繪想,超過五年都沒實踐。
終於正式啟用19年買的,生活引入「車用便攜氧氣機」。
在許多破碎等待空檔,按下座椅傾斜,一邊聽新聞或聽音樂,一邊享受氧氣。
.
其實也是短視頻,看多了中國大陸自駕遊去西藏的各路人馬。
包括70多歲的老翁,和60歲的大媽。
各種翻修改建的房車,和最終大同小異的旅程飲食。
至今我還沒見到「素食遊西藏」,殘念!也沒注意到有訂製氧氣機配備的。
總是令我在台灣薄想三分,畢竟我紅血球比常人多,一旦氧氣充盈,彷彿雪域天地當下替代滿足兩把。
.
氧氣直接也對大腦就近供氧,最明顯的是飯後沒有惱人襲來的昏倦。
這是氧氣濃度偏淡的非醫療級輔助款。
是我直找阿里巴巴外貿代工廠家,直接隔空取貨的結果。
如今大陸市場極度內卷,淘寶不是探索終點。
萬千人海市場的源頭,才有神聖滿足的甘泉。

387 - 9

Politics with The Young.
Posted 3 weeks ago

本週日念經直播,配合其它「法」務需求行程,臨時暫停一次。
請大家各自用功,保持週日念經,精進不懈。

320 - 13

Politics with The Young.
Posted 3 weeks ago

一般人在健康正常、豐富歡愉的工作生活中,其實是幾乎不會記得「念佛」的。
行走望周遭、閒餘看手機、開車聽廣播,吃飯洗澡睡覺。
即使所謂佛教徒甚至法師們,也少有在生活工作中真正時時保持憶佛念佛的狀態。
.
唸佛,以音以聲,心音口聲。
念佛,以意以觀,繫形顯貌。
當然若還有經典念誦,或者真言持誦,更多方面的隨加或疊入念佛。
當然,這些都是以心、以意、以腦所不同驅動,或全面綻現的各別念佛差異。
.
每個人的唸佛習慣,乃至念佛的「能力、技巧、經驗」不同。
如同對於佛或菩薩,究竟意象化或抽象化,到底該怎麼弄、怎麼整、甚至怎麼理解,也都千人萬異。
單單都說「唸佛各自用心」就好!但用的是什麼心、如何才能才算用心?
這些「大哉問」,即使佛門寺院裡,問來問去也都沒人真正願意系統性或懶人包的教導呢!
.
.
清晨剛剛還在熟睡,手機靜音的頻繁間隙震動,還是讓我醒起。
好友的太太跌傷開刀住院,應是手術醒後,清晨時刻先生孩子都在家休息。
她獨自一人,發來照片,與我分享此刻的遭遇與心情。
.
再如何幸福圓滿、富足喜樂、生機澎湃、父慈子孝的家庭,總有這麼一天來到「獨自受苦」的時刻!
我一邊手機回覆安慰,一邊理解她此刻清晨來訊的心境。
是的,所有家庭中「獨自堅強」的人們,總是依然不變的繼續獨自承受著辛苦。
不會開口希望家人留在醫院身邊相陪,家人東看西看也相信應該沒有問題了。
甚至還要「先忙著安慰別人」!也本能的自我安慰,描述著沒事沒事。
然後,自己獨自一人在醫院中。
.
無論身在何處,我自己清晨醒來,第一念都是繫念觀音菩薩。
心情清明,甚至會在肢體反應前,直接念一遍心經或大悲咒。
其實睡前也是,我喜歡側睡時,放鬆的握住拳頭,擱在眉間繫念觀音菩薩,以心音、以功德無形入眠入夢。
於是,我勸她繼續閉眼休息且繫念觀音菩薩,生病的人最適合唸佛或念佛了!
因為平時的我們,健康而匆忙、飽滿若張狂,直到生病前,都記不起自己始終的「獨自一人」。
.
.
生病休養時,最適合的念佛方式是一種「浮舟隨流念佛法」。
慢慢、淡淡的念觀音菩薩,身心放鬆漂至銀河天流。
這時身心交付,不要有多餘雜念,也讓身體免疫系統與細胞們好好作戰,或者修補恢復。
念佛其實不必飢渴強烈,甚至不用強求康復,我始終主張,其實人的一生與觀音菩薩的關係,或者真正值得建立的關係:也就是「始終念念相伴」而已!
但這個相伴,「淡非不重,淺非不深」,來自誓願的疊耕與鍛造。
.
在生存最稀微、意識最淡薄之際。
幾乎遺忘卻最關鍵、幾乎絕望卻最需要的時刻。
一切平凡的最末、極端的最終:
觀音菩薩依然能如實清晰的隨顯「眼前、心中、魂旁」!
如此的念佛,不起眼又最極端,當然需要練習或者深耕內心。
深夜睡前與清晨乍醒最好,直到貫穿人生日夜的時刻分秒,如實安然遍在。
.
總之,生病時,確實是最佳念佛的時刻。
我覺得比特意在佛堂或寺院念好多了,它們並非時時到處存在,往往出入、生滅,蓄意、切割、氣氛的念佛。
好多兄弟們之所以總是學佛又好色,因為他們都只在佛堂裡修行、在寺院裡虔誠念佛。
只有自己的內心,是行動佛堂、莊嚴道場,乃至寂靜壇城。

490 - 17

Politics with The Young.
Posted 3 weeks ago

今晚久違的正常飲食。
或者也不能算正常,是指「正常咀嚼」,但久違的吃到飽,吃放食火鍋。
.
我通常在菜價特別昂貴時,大腦機制會吐出建議:此時去吃蔬菜吃到飽更合算!
事實上,我剛恢復的咬合關節肌肉,也最恰好咀嚼菜葉菇菌類的軟硬度。
這是完美無可挑剔的最佳時機!
.
.
總之,這樣的滿盤高葉綠素的小白菜,我足足吃了三巨盤!
還不包括高麗菜、大白菜、空心菜與水蓮莖。
我久違的吃到大腦紮實且難得的給予「青菜夠了」的拒絕信號。
然後以超市青菜零售現價,我至少吃了200元以上的蔬菜。
.
火鍋吃到飽,對素食者而言,其實就是一個簡單湯底,搭配吃到飽的菜吧冷藏區。
但這是葷素同桌,可以各自盡興的所在。
當然我也為了能盡情「滿足少年心但殘害自我」的無盡冰沙、無量霜淇淋而來。
熱食後吃冰食實在不佳,所以最後我再補喝了一杯熱茶,漱口兼對胃聊表欠意。
.
.
最近我在讀日本NHK紀錄片配合出版的一本調查報告書。
分析日本社會與家庭,當今飲食型態的文化與市場現象變遷。
台灣從來沒有這種當代研究型的社會文化統計主題,無論學界或尤其媒體都沒。
台灣的文化淺碟與價值雜亂失序,雖說就像「吃到飽」,但從來並非能有深度廣度的讓思想足以「放食」。
.
我挺喜歡一些日本漢字的「古典意義」,有時比中文更典雅,比如「散策」。
今天我算是「豐食、放食、飽食」。
對於那些「崩食、守食、趣食、共食、孤食」,也確實輪番在我的生活中出現。
飲食,是生存的基本與最初。
這十天來的咬合受損,禁錮了講話與飲食,令我重新體會食之不易。
今後我吃東西,無論豐乏趣守,當更有食之雅致與義美之靈韻。

343 - 13

Politics with The Young.
Posted 1 month ago

先展開前三天的搏鬥了。
兩種抗生素一起對付,密集抗菌。
急診能給的藥期不長,畢竟不是全面治療,三天後還要評估。
.
這一次是從原本單純的右牙齦發炎,但一天內快速的擴散到右顳顎關節發炎,且正在往咽喉方向再擴散。
顳顎關節腫脹,直接影響了咬合,無法咀嚼。
雖然都還能講話,但上下排牙間,僅容一指。
.
週日晚上牙齦初腫,我原本以為默默吃抗生素就行。
但週一晚上關節腫痛,而且止痛藥幾乎無效。
週二唯一餐,是喝了素羹,牙間勉強塞了一個起司三明治。
週三今天也只能是三明治,甚至厚片都不行。
關節,不只手腳,「臉部關節」更是茲事體大!
.
幾次蜂窩性組織炎了,我都以為自己對「發炎」了然於心。
事實不然!
醫生說,牙齦發炎本來就不能小看。
一種是往上,往鼻往腦擴散,會很嚴重。
另一種則是我這種往下,一旦細菌或病毒感染淋巴,擴散成「#深層頸部肌肉炎」,細菌在肌肉裡亂竄了,那將會非常難醫治。
.
白天至晚,吃了兩份藥,腫脹與疼痛明顯緩和。
我也傾情相睡,大腦也關閉,提供全面的滅菌戰場給抗生素。
整理幾個經驗值:
1.)最近幾年的牙齦發炎,幾乎都因為我一旦沒有睡前「沖牙」。
而且幾乎都是吃堅果後的細微殘屑,反而被刷入深牙縫所致。
年紀大牙齦已然多少萎縮,口腔除了牙齒,真正的感染風險都在牙齦。
.
2.)細菌感染容易擴大,根本還是「免疫系統」較差的問題。
如同我此前在關子嶺泡了溫泉就蜂窩性組織炎,這一次牙齦發炎就擴散到顳顎關節,顯示細菌如入無防之境。
醫生說,血糖偏高者尤其容易細菌感染嚴重,也包括了細菌酷喜糖分濃郁的環境,興奮的加速生長。
而有些抗生素,反而恰好受到糖分而抑制滅菌效果。
.
對策:
1)一定要沖牙。
此外我要避免吃堅果,花生啥的了,煮湯除外。
2.)免疫力。
其實我最近都沒吃綜合維他命與過往的保健品。
還有除了運動,我也得恢復每週至少泡兩次溫泉才行。
3)生活家務上,我做為一個非常習慣「殺菌」的人,各種殺菌液、紫外線殺菌等等。
也許我在細菌上殺心太重,細菌殺我也很用力。調整一下心態!不能以殺菌為榮為樂。

557 - 67

Politics with The Young.
Posted 1 month ago

週日上午念經直播,難得三小時。
今晚就止靜收攝,養足身心能量。
分享一篇明早中國時報上的專欄文章。
本週寫的一個,是這個週末午餐的一回重逢與交談,升起的觸思與隨想。

王尚智專欄》兩岸情懷的容身之地(中時)
20240728
.
開素食餐廳30多年的好友,告知即將賣店賣房,年底舉家離開台灣,前往廈門翔安新區落腳,再造事業也安享晚年。問他何以決意至此?他說,首先當然是「遠離戰爭風險」,而台灣朝野內耗空轉、餐飲服務業找人困難,尤其他個人內心的「兩岸情懷已經沒有容身之地」!
.
他說他身為一個佛教徒,透過宗教信仰長年「接續著中國文化」,佛教徒無不熟悉「九華山、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四大聖地與各種經典,中國的地理、歷史多年縱穿兩岸時空差異,雖身為本土台灣人,絲毫無損於一種基於「兩岸情懷」所建構的文化認同連結。這讓他在低迷慨嘆於台灣社會的失焦解離之際,很自然地能接受「閩台深化融合」的此刻時機。
.
他的描述,令我想起「兩岸」如今在每日新聞中,確實僅剩一道道「政治喊話」了!尤其賴清德執政後,台獨意識浮動鮮明,兩岸關係全面緊繃且更倒退。台灣民眾的兩岸印象只剩下:「解放軍機艦天天繞台演習、國台辦與陸委會不時相互交鋒」。由於台灣媒體8成已落入綠營支配,除了台灣年輕世代會從網路上汲取對岸多元消息,一般民眾基本都僅能接觸到中國大陸的「政治消息+負面描述」。
.
去年9月大陸正式倡議「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且推出各種配套政策,延續至今年無損且無畏於賴清德的台獨路線,繼續加強推動包括「青年交流」重點在內的兩岸深化措施!但即使大陸方面頻繁舉辦各種「論壇、參訪、往來」,不得不說這些「政治濃厚」的作為,始終無法擴及台灣本土人心,也無法滋養「正在枯竭的兩岸情懷」!
.
大陸對台工作,從早年一廂情願的「統戰/宣傳」,到後來進化規畫的「政策/讓利」,乃至如今細膩設計的「深化/融合」,這些交流往往都以「績效」去進行推動與訴求。最近開始邀請諸多年輕、資深的台灣網紅或名嘴廣泛走訪大陸各地,希望藉由「轉述/評論」擴大傳播效應。然而窮盡思路創意的傳播仍有盲區,名川盛景與城市繁華介紹只有信息與氣氛,仍難以觸及兩岸情懷的根本。
.
「中國」在台灣早已成為負面且破碎,歷經藍綠輪流執政,「教育課綱、媒體節目、文化價值」大舉遠離甚至剝離傳統與當代中國文化的接續性,並且極為徹底!台灣所有年齡層民眾對於日本、韓國的熟悉度,甚至都遠勝對於中國大陸的接觸與理解。當年國民黨播遷來台也「跨省攜來」某些兩岸情懷,包括眷村與鄉愁,這些年都因朝野意識形態與政治惡鬥的淺層化與破碎化,連國民黨自身的情懷也所剩無幾。
.
如今都說馬英九時代是「兩岸和平交流」的一段如夢盛世!與其說是「兩岸觀光旅遊、產業經貿暢通」所致,溯其根本其實是當年兩岸人民親身接觸,因此得以「信任堆疊、情懷釋放」!今年4月北京「馬習二會」,儘管兩位領袖口中所言字字都是政治謹慎,但久違的好友重逢相見,眼神、肢體都是濃濃從個人到民族家國情懷同一味的赤誠難掩,盡收大眾眼底。
.
「兩岸情懷」說來很抽象,但「習近平的笑容」與「馬英九的眼淚」其實都已經具體示範:比如笑著談「兩岸青年交流成就中華民族未來」,或者流著淚「宗族溯源掃墓跪擁家鄉土地」,這些都要比「撥千萬預算廣做論壇、推更多政策繼續讓利」更重要、也更貼應「兩岸深化融合」的本然最初與終極目標!
.
尤其民進黨近來正在預備拿「兩岸戰爭」進行「大洗腦」,企圖將過去自身的「硬傷」,從新聞輿論擴大到影視作品,合理描繪轉化民進黨是台灣本土的「捍衛者/守護者」,遮蔽置換「台獨」的意圖與目標。「兩岸情懷」需要有更多容身之地,一旦在台灣悉皆消散,台灣民眾終將再也無法看清或感受「打擊台獨、對抗外國勢力」才是兩岸今後一旦必須走向軍事動盪的歷史課題。
.
「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不宜是一種對抗民進黨的「政治宣示」,而應該是赤誠堅定本然的「兩岸情懷」!好友決定讓年輕女兒主導新素食餐廳,在廈門翔安特區勇敢「台青創業」,他說佛教徒講求因果輪迴,這輩子台灣人,「至少上輩子我們家應該是中國人吧?!」

336 - 10

Politics with The Young.
Posted 1 month ago

說到底,關於如今花蓮的一切變化,源頭還是「地震」。
四月初的大地震,讓許多「基本堅固」或「需要堅固」的本質,從破裂,到破碎。
但整個台灣,無論政府或專家,都沒有人緊急編組展開「結構性的花蓮地質調查」,以及與此有關的土地、交通的眼前、配合短中長期的整體嚴肅考量。
國土安全的高度與層面,不僅僅只是「搶通」。
.
四月中「台鐵」搶通了,之後一路輾轉再斷、復斷,直到颱風後的七月底這次更又嚴重斷。
四月初起「蘇花」公路都在修,分時管制,之後同樣再坍、復坍,直到這次颱風一下雨又立刻坍。
至於今年地震徹底空前壞損的「中橫公路」,畢竟因為使用人車相對稀少,包括媒體與社群已經幾乎無人報導、掛念、追蹤。
不要以為這個世界,或者台灣社會的任何角落,都有政府,都有媒體,至少都有社群的某些人必然還在關注討論。
.
當然,無論鐵公路的搶修人員,整整四個多月超過100多天幾乎沒有停歇。
搶通蘇花鐵路、公路是無可片刻緩思,每個眼前都得投入人力、資具、預算去搶通。
然而,如今整個俯瞰花蓮的「地質全貌」,中央山脈的蘇花區段的脈理岩質,到底還能有多少期待與希望?
還是從今而後的未來數年、甚至十年以上,蘇花只要每遇地震、颱風,山脈大地就如同「重拳穿腹」,蜿蜒到處吐了落石泥流,「鐵公路必然中斷」?
.
.
回想1960年代幼時在花蓮,蘇花公路危險狹窄,老一輩前往台北如同「涉險走出大山」的勇敢壯絕。
小學時1970年代「北迴鐵路」通車,花蓮人的喜淚處處,年輕人從此不復決然離鄉,寒暑年假都可以輕易返鄉探親;儘管擁擠搶票也只有站票,3、5小時一路站到台北花蓮,成為青春記憶。
之後車班班次逐漸加多、電氣化運駛、莒光、復興班列慢慢邊緣化、自強、太魯閣、普悠碼成為運輸主力。
但這將近50年的「蘇花北迴路途」,今年一夕回到當時最初!
想搭北迴火車,連一張票、一列車都沒有。
想開車山路回花蓮,需要百般算計管制時段,而且要勇敢冒險、佛前燒香、下定決心才出行。
.
颱風後的這幾天,看到無數花蓮鄉親「花錢坐飛機、開車坐車繞屏東」,乃至從蘇澳「搭接駁船輪」,費盡時間體力進出花蓮。
這已經是今年4月以來逐漸「被迫習慣」的唯三抉擇,點綴在上一次、下一次的「蘇花又坍方斷運」之間。
傍晚一邊煮晚飯時,我一邊盤想著,那些花蓮後來認識的「在地營生的朋友」!
尤其那些多年前專程帶著夢想、舉家到花蓮蓋民宿、期待悠然「後山淨土生活」的人們,與他們依靠在地觀光如今斷炊、無解的最近這100多天。
我也想起我自己,原先規劃「遊子行囊落腳」的未來退休返鄉生活,種種設想與計畫。
說來經歷了地震、颱風幾十年始終老神在在的「花蓮人」,即便是我也從沒想過,花蓮故鄉生活的一個小小不貪不搶的「夢」,可能已經充滿地質上無可救藥的裂痕。
.
然後,喝餛飩湯前,我浮出兩個念頭:
1.)中橫谷關路段上方,因坍方被從此永遠棄置不通超過20年,無論藍綠政府執政,已經都認定「永遠會一直坍,所以不修了」。
蘇花公路一旦今後也是如此,中橫公路也是如此,終究有一天會兩手一攤,都不修了嗎?

2.)如果是中國大陸,那些我親自去過,在與蘇花公路同樣地震頻繁的貴州、雲南大舉「穿山、搭橋、修鐵公路路」的中國大陸地質專家與基建施工隊伍,他們的專業與視角,會怎麼思考修蘇花公路、鐵路?
換做大陸,會怎麼重修,曾經鬼斧神工國際知名的中橫公路?
願不願意花錢去修,也有能力去重修打通,那一段早已被棄置了20多年的中橫谷關路段?

算算我也只剩最多20來年的短暫人生,而扁、馬、蔡、賴已經執政超過24年,加上李登輝也都30年。
此刻的花蓮處境,乃至花蓮最基礎的交通聯外,隨時都來到與30年前、50年前沒有兩樣。
離開花蓮要一心勇敢冒險,回到花蓮要經歷生死召喚,甚至依然伸手難及。
這一切只是因為地震、颱風的緣故?
下一回去北京,也許我應該問問「發改委」除了金廈大橋、臺灣海峽隧道這些「去你老共想得美」的兩岸幻想。
當中有沒有關於,未來所有「花蓮」的鐵公路基建交通「通台北、往台中、去台東」的「國土全盤基礎規劃」?

480 - 18

Politics with The Young.
Posted 1 month ago

颱風天,恰好包素餛飩上癮。
意外的假日沒有虛度,總有各種整理家務活可做。
沒上班的人其實也沒賺到,或反而沒賺,與靠天吃飯的人們一樣。
.
果然,這個被圍繞的就近世界,大自然還是最大的共業力量。
颱風也揭發了台灣政治決策的集體偽善,遷就形式意義與自我催眠。
而一旦不必上班工作了,整個大環境白天的腦波磁場,都不相同。
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挺鬆弛可混的生存暗示。
.
但其實公共運輸、醫院急診,乃至媒體節目的人們依然都要上工。
這世間始終都有越冷越開花、越颱風越得去、越災情越忙碌的因緣角落。
雖然在此同時,那些越颱風生意越好的特殊角落,那些可以「躲入狂歡」,也恰是提供了某些心態意志的亟需與嵌入。
.
菜價很貴,攤店賣場在市區都說被搶光了。
自己的餛飩湯,不介意不計較豪煮幾顆,有一種「提前準備、逃過一劫」的爽感!
當然我也覺得,一旦風雨天泡溫泉會挺不錯。
以前幾次最棒的溫泉經驗,都是深夜風雨翻騰間,轟然翻飛肅嘯中,溫泉濃煙巨汗而身心悉入某種寂靜。
今天不知哪裡有開?

487 - 14

Politics with The Young.
Posted 1 month ago

夏日炎炎,台電備載又幾乎瀕臨崩潰。
但今天整個世界的境界待我不薄,我也坦然的在一間素食店開口罵了人。
動靜善惡功過,有一種事相微妙的平衡。
.
平時休息的週三,上週臨時多了兩個節目錄影。
退休老人的虛擬缽裡,幸運有著不看臉色、討飯成功的小小收入。
然後,晚餐臨時起意的酸辣麵,被額外淋上了畫龍點睛的陌生辣油。
一匙入魂!不起眼的辣油,竟然麻辣兼備,顯然是女店主認真自炒的!
.
.
我喜歡的夏日,是如此流動的時光。
即使豔陽熱浪,一旦在不經意角落,莫名湧生動靜具足的因緣清涼。
中午我對著一家素食店的店員,夾菜給老太太的餐盤時,明顯菜量少到一個欺人過份。
我大聲說:「搞什麼,偷功減料,欺負老人啊!賣素食不要那麼心胸狹窄,吝嗇鬼斤斤計較,賣素食也一樣沒有福報啦!」.
我在那店裡,埋入一枚石敢當的鎮壓陰影。
.
.
辣味捲意,晚餐我把所有麵湯小菜全吃完。
此番夏日唯獨的遺憾,是飽足飯後再也沒有50元的刨冰,或者25元的重量杯紅茶了。
如果未來在兩岸打仗前,我退休回花蓮,那我肯定要在花蓮老家,一邊認真修行,一邊賣「王媽媽剉冰」。
.
終究不能指望川普,一如不能指望世間物價回跌。
愛情已經不會走過我的夏日街,但不挫折的便宜黑糖剉冰,我還是可以動念點指化現的。
也可以叫做「王叔叔剉冰」。
收台幣或人民幣都無所謂。

497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