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 Avatar

NO FAN NO FUN @UCPeMxHpOaPZQJZy0Za4GP6g@youtube.com

229K subscribers - no pronouns :c

More from this channel (soon)


Welcoem to posts!!

in the future - u will be able to do some more stuff here,,,!! like pat catgirl- i mean um yeah... for now u can only see others's posts :c

NO FAN NO FUN
Posted 2 years ago

2020曾經在影片中提到自己憤怒的課題
這些日子經歷許多的情緒雲霄飛車🎢
慢慢的整合許多過去的經驗
現在終於陸續動筆了
🫶🏻🫶🏻🫶🏻🫶🏻

12 - 0

NO FAN NO FUN
Posted 4 years ago


這一年多在感受自己被哪些限制性的信念
影響自己許多狀態的本意或是有些事早已該放下

「走針了 」這件事是我想主要傳達的

「我是誰?」

點出了各種我過去用來決定「自己的價值」這些
仔細紀錄之後,發現幹,人真的要好好整理思緒😂

我還是喜歡煮菜、我還是在生活中學各種層面上的獨立
( 同時也懂得依賴其他人的專長 )還是會打扮自己
還是可以分享自己的表達,我還是可以做任何體驗

跟過去不一樣的心態是,變得單純一點
做事情我是為了自己或是如何讓雙方win win
不再是我想要得到我想要的,就得有人犧牲
即便為了別人也是用奉獻的心態( 因為為了我自己的喜悅)
看到別人的笑容我也開心🥳

——

很多事情要重新用新的態度去審視自己
尤其是自己一直覺得「某種價值就是我」的想法

單純的問自己我做這件事的時候
「我是誰 」「我是何種心態去做的」
「我現在此刻感受到什麼?」

我是快樂的嗎?有愛的嗎?慈悲的嗎?關心的嗎?
我是享受的嗎?我是真心的投入嗎?
我做這件事的時候有沒有期望別人給我「價值」

但,我並不是說,去比賽為了得到第一名是錯的
而是這過程中開心嗎?享受嗎?投入嗎?
這個過程帶給自己的無關好壞的體悟是什麼

還是為了第一名或是某種獎賞而去利用其他人
或是只是為了稱號或是「獎勵」而做,其實自己根本不喜歡
( 我無法用文字把各種可能性的狀態都敘述出來 )

但大致上的意思是這樣

再次感受自己做事情的狀態
我們真的常常為了達成某種目標
忘記停下腳步👣聽聽自己的真實心聲

重新審視發現是真的就繼續,直到下次再審視
重新審視發現自己可能不是,那由自己決定選擇要怎麼做

自己決定自己要改變的節奏跟方式
🛼🛼🛼🛼🛼🛼🛼🛼🛼🛼🛼

真心建議不要照單全收我說的話🙏🏻
文字是傳達感觸的工具,但是真的很侷限
就像我愛你只能用「我愛你」三個字簡單表達
實際上每個人的我愛你型態完全不一樣

#改超多遍
#拋磚引玉

42 - 10

NO FAN NO FUN
Posted 4 years ago

當超越底下的二元本質、二元性相對、二分法,瞬間的合一出現了,安在,平安,一種沈靜的感覺,一種全然的清晰

當那個時刻結束時,花卸了,卻不代表生命的結束,而是新的開始

82 - 2

NO FAN NO FUN
Posted 4 years ago

今天又藉由和朋友聊天,好像自己得出目前階段
最好懂的方式解釋實相設計

常常過去pass的情緒帶到當下Present
此刻就好像漂回過去,身歷其境的帶回情緒到當下
所以低頻情緒產生後,此時是活在過去與現在

低頻= 非我是 (有興趣翻閱與神對話)
頻率可以說像是一種「黏著劑🍦」
高頻= 我是
低頻= 非我是 (通常就是與真實意願相違、恐懼的)

負面情緒是一種「劇情」

所以產生了新場景- 非我是的新劇情
(可能是更糟,或是更不喜歡的事發生,總之非我是)

直到如果有意識到,自己在昨天過去是一種爆炸的情緒,發現自己情緒來源是因為.....
或是避免自己再重蹈覆徹,決定給自己一些改變
或是嘗試聚焦在任何喜好的事物上(高頻)

發現「實相」的轉變後,常常只是「剛發現」而已,後面接續的動作是因人而異,請持續聚焦高頻

所以有時候有些人以為,要「立刻好轉」才是有用
,其實是自己要聚焦在高頻上,或是回到中心的狀態~~有時候不經意根本沒注意事情就過了
(收到很多反饋都是這樣,不聚集在負面就過了)

或是又默默回到好像一樣的實相,但其實不然
因為已經經歷過不同的經驗,總之
都是決定維持或不維持的選擇
(臣服宇宙提供給你的場景絕對比心智頭腦還要棒)

狀態就是「維持或不維持」,維持自尊嗎,還是不維持?要維持什麼事?不維持什麼事?這些狀態都是在自己當下的標準去抉擇

視覺化的想像空間比較多,也許在聯想上能更幫助各位,祝收穫滿滿

《有關實相的變化》考慮要不要拍影片解釋🤣

#個人意識分享 #超感謝巴夏 #感謝各位

94 - 8

NO FAN NO FUN
Posted 4 years ago

投射狀態的一種😆
隨意紀錄參考參考

補充:位置自然君跟安格里君對調一下更和諧

越看越可愛,我決定下個月ipad到手之後就開始來畫畫💖現在都先在白板上打草稿💖💖💖💖💖

盡可能的把自己的意識,用圖像表現出來
因為圖像的限制比文字還要更彈性

比方說想像一個🌞很熱,通常我們一出現的就是畫面,然後文字在幫忙配上解說

但是解說如果先出來,後面的想像就容易堵塞
或是根本沒有想像空間

目前進度不打算為了更新而更新
(意識到為了更新背後的各種信念)
現在嘗試一些簡單更視覺化的東西去分享一些
無論是心理學或是靈性上,用我的視角詮釋的圖像
畫這種小插圖讓我想到小學到高中都很愛藝術
要表現藝術本身就很抽象

就像我現在即便年紀長大了,我還是在用我本性在畫畫,在分享一個很抽象的意識,但是樂在其中,是一種完全只專注自己的視野,自己受到外界什麼影響,自己的反應讓外界有什麼感受,我有沒有產生罪惡感而想要改進,一種我已經改變卻不了解為何其他人的行為(年紀與自己喜好完全不相干,年紀與心智成熟年齡(靈魂意識設限)也不成正比的
所以我們大家都知道年紀與成熟不成正比
但有人想過為何不成正比呢?
是不是大多數都會認為生活的經驗不夠,所以才不成熟
但也有人生活經驗豐富,但是老是遇到某種類似的事件
或是怨天尤人認為自己起跑點不好於是就一直站在原地
如果起身,發現困境帶給自己扭轉的經驗時,就會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這時候的自己是處在十字路口的中央處
我有絕對的選擇權去決定自己要體驗的
但是
這個選擇出來的體驗,是我真的喜歡的嗎?這真的是我心中想要感受單純至善、最高選擇的自己嗎?

會發現每次想要體驗這樣的自己,總有失誤的時候
總有外界給予自己「期待」反向的結果
有時候會失望、有時候會出氣在身旁的人時事物
有時候忽然又很開心,奮不得讓所有人知道我的發現!
又非常容易的受傷,有時候突然進入到一種決定自信的狀態,有時後又回到了被害者的意識濾鏡,期待被外界鼓勵!或者能夠當作一個群體中的任何一種意義上的王

有時候又忽然回頭看
「這整段個過程,就是我的意識小孩不斷的在成長,拉宏觀一點的角度來看,以上這些是不是很像小孩對父母會有的行為呢?

56 - 3

NO FAN NO FUN
Posted 4 years ago


《剛剛好像發現很重要的東西》
小時候真的以為外界說自己___是真的,以為自己真的____
其實就很像是外界硬是在你身上
升級對方自己的iOS 版本
長大發現根本不適用你
但因為肉體長大過程,誤以為自己內心也應該跟著肉體相對成長,於是會試圖用掩埋或是逞強、生氣、強顏歡笑、找理由、找為自己當前行為的解釋,其實對外生活的部分,我們確實因為經驗而更有「生活經驗以及基本知識」
而這整個地球社會就是幼稚園,幼稚園的父母與小孩不斷的彼此交融,因為我們的所有行為舉止,就像小孩,拋開一切定義的標準,聚焦在每個人身上,都存在一個原生家庭帶給自己最大或是數個的影響,每個人

就像是拿著金錢、名聲、地位、權力、悲慘、受害者、憤怒的包裝袋套在自己身上的小孩,只求祂心目中重要的人能注意到祂,能認同祂「媽媽我想要抱抱、爸爸我想要抱抱、媽媽、爸爸你們看!媽媽、爸爸..我想要被注意...不要再吵架了好不好...是不是我害的,是不是我真的不值得,看!我現在不一樣了吧,我現在多有成就,為什麼不聽我說,為什麼不看我的表現」

然後打完這段話,哭了一陣子,意識到,我發洩完了,我不需要繼續有這樣的感覺,我可以繼續享受那種哭泣發洩的感覺,我也可以發洩完放下對那件事的執著

我開始從感覺到「包含自我以及靈魂的版本」已經要從幼稚園開始成長了,我不是我的肉身,也不是頭腦,靈魂的成熟度,是在於你能意識到自己的整個狀態與小孩子沒有差別,旁人、與人之間的共同點與差異點

肉體長大與小孩差別在於生活的經驗、求生的經驗
但是不代表靈魂的經驗
靈魂小孩要漸漸成長,才會開始真正體驗此生來到地球的人生目的(但這也不是線性體驗;一個階段進入下一個👈🏻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擴大慢慢體驗人生的可能性)
最後自身的社會人格,其實就是以上加總後的產物
希望社會看到自己____怎麼樣怎麼樣
就很像社會是自己靈魂的父母,自己求表現給除雙親之外,也會投射這樣的「小孩行為」到集體意識上
如果、如果越來越清晰,就會發現模板是不斷的更換內容而已,內容會越拉越簡單,生命本來就是一個簡單如此的事物
複雜的人生是為了添上豐富的色彩去體驗每一個階段性的靈魂體驗,這與本質從來不影響,而是人生豐富了本質

因為我已經發現了我隱藏在我過往記憶的「不需要的IOS程式」,那樣的悲慘角色漸漸的我慢慢收回來了,所以建議各位也能用自己最舒服的進度或是態度去面對

外交交錯彼此互相影響與前進,唯一目的就是成長

誠實、覺知、責任
👆🏻如果有功課的話,就是這三個是要一直練習的項目

88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