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future - u will be able to do some more stuff here,,,!! like pat catgirl- i mean um yeah... for now u can only see others's posts :c
#盼疑問
本段經文是聖經中的難解經文之一。上帝呼召摩西後,摩西上路前往埃及的途中,差點被上帝所殺。為什麼神呼召摩西去拯救以色列人並率領他們出埃及,卻又在旅途中突然要殺「他」?
本段經文是聖經中的難解經文之一,事情經過如下:上帝呼召摩西後,摩西上路前往埃及的途中,差點被上帝所殺。西坡拉理解到上帝要殺摩西的關鍵是割禮,所以立刻替摩西的孩子執行割禮,挽回上帝的憤怒,上帝就停止殺摩西的舉動。
此故事產生一連串的問題。這段難解經文,我們大概無法找出一個最正確的解釋,但至少可以嘗試分析,我們逐點來看:
一、為什麼神呼召摩西去拯救以色列人並率領他們出埃及,卻又在旅途中突然要殺「他」?「他」是指誰?
神要擊殺誰?一般認為,神要殺摩西,並與他未給兒子行割禮有關,因為他違背上帝與以色列人的約定:「你和你的後裔必世世代代守我的約。你們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禮;…但不受割禮的男子,必從民中剪除,因他背了我的約」(創世記17:9-14 )
二、「割禮」在當時的古近東世界中的背景是?
據學者表示:不只猶太人,埃及、米甸這些外邦地區都有割禮的習俗,但意義不同。割禮的意義於猶太人是將屬肉體、世俗的部分割除,不再倚靠自己,轉而倚靠神、順服神。
猶太人的律法是出生後「第八天」就要行割禮,且是「環割」;但割禮於大部分外邦人的意義是「成人禮」,米甸的方式更是結婚前才行割禮;埃及的割禮方式也不同,是「只切一刀」。因此摩西的兩個兒子可能都沒有行「猶太的割禮 」,故引起上帝的憤怒。
另外,摩西自己是否受過割禮?一般認為有。以色列人出生第八天就必須為孩子行割禮。摩西是三個月大才被放入水中交給埃及人,所以摩西很大機率有接受過割禮。但摩西的孩子在外邦社會中出生,摩西沒有主導權,故他們沒有接受過猶太律法中的割禮。
三、「血郎」是什麼意思?
「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華遇見他,想要殺他。西坡拉就拿一塊火石,割下他兒子的陽皮,丟在摩西腳前,說:你真是我的血郎了。這樣,耶和華才放了他。西坡拉說:你因割禮就是血郎了。」(出埃及記4:24-26)
西坡拉說:「你因割禮就是血郎了。」
摩西娶米甸人為妻,這應該是米甸人的說法。按照米甸人的傳統,等到婚禮的前夕,由準岳父為準新郎行割禮,因此新郎也稱為「血新郎」。
四、為何神不在呼召摩西時,就告訴他要為兒子行割禮?且為何由母親西坡拉來補行割禮,而不是父親?
首先,從兒子命名的觀點來看:摩西在外邦與米甸人西坡拉結婚。摩西給他兒子起名叫革舜,意思是「因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再從財產、家庭領導權來看:摩西在外邦的家中,都沒有權力。
或許因此神沒有在一開始就命令摩西替孩子行割禮。摩西在外邦文化中被招贅,摩西有苦衷無法遵行神的命令,無權決定家中男孩要在出生第八日行割禮,而不是故意違抗神令。
故此段可能是神要他太太西坡拉知道,倘若她不替兒子行割禮,將要殺摩西,使她成為寡婦。西坡拉就拿一塊火石割下兒子的包皮,丟在摩西的腳或生殖器(腳可能也指男人的生殖器,有些學者認為這裡是指生殖器的委婉說法)上,代表他們拋棄外邦或米甸的風俗,順服上帝跟亞伯拉罕所立的約。
比起一家之主的地位,她當然選擇放棄家庭的領導權,保全丈夫的性命。「你因割禮就是血郎了。」也就是彷彿西坡拉再結婚一次,重新得著丈夫,並且重要的意義是:她願意放棄米甸風俗,順服上帝帶領。
五、這擊殺事件的目的是?為了殺摩西?如果不是,為何出現在似乎不相干的上下文中?
摩西蒙神呼召,作以色列百姓的領袖,如果因未遵守與神的約定給兒子行割禮,對百姓是不良示範,因而遭受上帝的警告與懲罰。
此事件的目的顯示出上帝並非真的要殺摩西,反而似乎是神出手幫助摩西。藉由想要殺摩西,讓他的妻子西坡拉為她的兒子補行割禮,替摩西拿回家中的領導權。並且,上帝要他們知道,服事神要全家聖潔,他們一家必須完成割禮,完成約定。
神彷彿在說:「先聖潔,再服事我。」
六、此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這事例告訴我們:在服事的過程中,「順服神」的重要性。
尤其是教會中的領導階層,不論牧者、小組長、或任何服事的位置,如果我們不能遵守神的命令,將遭受神嚴厲的警告、懲罰,而且對於神所呼召的人,神答應我們:祂必與我們同在。
就像摩西雖然被招贅,神仍然幫助他,引導他們一家,從上到下,從丈夫、妻子到兒子,一起放棄外邦風俗、滿足神的命令。使他們在服事路上無後顧之憂,去做神國的事工、行上帝的旨意。
記得:「先聖潔,再服事神。」
【閱讀完整內容】
進入基督教今日報官網搜尋🔍摩西、泉源之聲
#盼世代
173 - 8
#盼疑問
魔鬼喜歡我們繼續這樣下去,埋怨神、埋怨教會、埋怨聚會、埋怨牧師,因為教會、牧師、上帝,都是「使我們從新得力」的關鍵。
有的時候我發現來聚會有時沒有什麼感動與領受,傳道人講道也聽不是很懂,來做禮拜好像行禮如儀,該怎麼辦?
有時聽到弟兄姊妹問這樣的問題,我都要先問一個問題:
#您來聚會前預備好心了嗎?什麼是預備心?就是您有沒有把你的心留給今天的聚會?您今天來聚會之前有沒有禱告神在今天的聚會當中對您說話?
聚會前為什麼要有序樂?為的是讓弟兄姊妹有一段可以預備心的時間,用禱告讓自己的心能夠沉澱下來,這樣才能夠讓神的話語進入到心裡面。
有時,我們匆匆忙忙進入到教會當中,甚至有時候是遲到的,進入到會堂的裡面,有的時候敬拜已經開始,我們還邊找座位、家人,等真的能夠在固定的位置敬拜的時候,我們的心還是浮躁的。
想到剛剛路上看到的車禍、今天新開幕的店家、午餐要買回家吃的便當…等等,等到真的安靜心下來了,進入到講道,覺得昏昏欲睡,然後就補了個眠,醒來的時候剛好講道結束,可以回家了…空空的來到教會,空空的回到家裏面。
#為什麼上帝沒有對我說話?我不是來聚會了嗎?沒錯,我們是來聚會了,可是我們的心不在聚會的裡面。
為什麼神要我們的心?為什麼神要我們專注對焦在祂的身上?神不是霸道,神不是掌控,神是希望您的生命能夠被更新,而被更新的前提,是您專注在今天神要對您說的話語裡面!
下一次當您覺得敬拜當中沒有得到感動、講道信息當中聽不懂、今天的聚會沒有得著,好不好我邀請您,先預備好自己的心,再來聚會。
如果您常常因為找停車位而遲到,建議您可以再提早一點出門,讓您能夠提前,注意是提前,不是準時,坐在會堂裡面。
聚會開始之前,花一點時間與神交通,求神今天預備您的心,讓您的心是有空間能夠裝下上帝要對您說的話語的。
您的心不是被您的孩子、您的家庭、您的工作、您的煩惱、您的午餐菜單充滿,而是好好的浸泡在上帝的話語、上帝的命令、上帝的引導當中。相信每一次的聚會不論信息是什麼,上帝都一定有話要對您說。
所以 #關鍵不是神有沒有對我們說話,因為神一定有話要對我們說。
重點是我們的心有沒有注意到聖靈的聲音。
請不要說聖靈的聲音太微小,而是我們把世界的聲音、我們自己的聲音放太大,以致於我們沒有聽見、我們錯過了聖靈的提醒。
然後我們責怪上帝沒有提醒我們、沒有對我們說話、沒有幫助我們、沒有安慰我們,什麼都是上帝的錯,反正上帝不會反擊(上帝脾氣太好,總是讓我們自顧自地誤會祂),我就把所有的罪咎都歸給上帝…。
嘿,魔鬼喜歡我們繼續這樣下去。
我們越埋怨神、埋怨教會、埋怨聚會、埋怨牧師,牠越開心,因為教會、牧師、上帝,都是我們從新得力的關鍵。我們不能只是遇到困難,然後在原地坐以待斃,等上帝出手來救我們。
下一次您聽不懂信息、想打瞌睡、想滑手機,請您可以試著拿出您的筆記本,把講道的重點給記錄下來。
一個崇拜的講道時間有40分鐘,當中有無數的話語,不可能一句話我們都沒聽懂吧?如果有那麼一句話,上帝讓我們聽懂了,那就是上帝要我們今天帶回去的話,就是上帝對我們的生命所說的。
讓我們開始立志,每一次的聚會都要有收穫,都要從上帝那邊得著恩典。而這樣的立志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我們須要付出代價、下功夫,為的是得著生命的益處…
【閱讀完整內容】
進入基督教今日報官網搜尋🔍聚會、泉源之聲
#盼世代
169 - 24
#盼故事
年輕中醫師鍾宗利,一生活出愛,不吝將福音傳遞給身邊人,常與妻子鹿馨予一同外出探訪、陪伴病患,盡最大努力,帶給病患安慰與喜樂。
然而,突如其來的惡疾,眾多醫生都找不出原因,短短幾個月內,便陷入腦死;在「醫生都無法救醫生」的絕望之下,鹿馨予卻經歷丈夫肉體雖死亡,但靈魂是自由的見證,共記錄了30人回報「鍾宗利進入其夢中、傳遞好消息」!
#突遇惡疾_選擇不埋怨
2022年5月底時,鍾宗利的眼睛突然出現複視,步態開始不穩,兩至三天無法進食,右耳聽力也一瞬間消失。起初去大醫院看診,被診斷是聽力神經良性腫瘤,因此症狀改善後,又回診所上班。
沒想到六月份時,鍾宗利開始出現顏面神經失調;而在19日那晚凌晨,鹿馨予與鍾宗利同房睡覺時,突然在靈裡看見,耶穌沉默地站在鍾宗利的床腳邊,鹿馨予便懇求耶穌,請求祂伸手醫治丈夫,但耶穌始終沉默。待鹿馨予睜開眼時,耶穌就消失了。她將此事予丈夫分享,深知耶穌在掌權。
但沒想到七月檢查時,腫瘤迅速長至三公分,鍾宗利已吞嚥困難,連醫生都希奇,腫瘤怎會生成地這麼快!?經一連串檢查,醫生最後判斷為「中樞神經淋巴瘤」,又在化療時併發肺炎。
經緊急手術,腫瘤開完刀後又轉移,導致鍾宗利兩手癱瘓,兩耳失去聽覺,嘴巴講話大舌頭、眼睛複視。
此棘手狀態,連醫生都沒把握醫好,令鹿馨予體會到「連醫生都無法救醫生」的絕望。眼見藥物治療致丈夫身體狀況更加衰敗,教會縱有上千人為其代禱,仍未見任何醫治果效,種種都打擊著鹿馨予。
她心裡只能不斷「質問」神,不是掌權了嗎?為什麼不出手醫治呢?為什麼要奪走鍾宗利所有的一切?
有次,鍾宗利突然語重心長地對鹿馨予說:「如果上帝要帶我走,妳不可以怪上帝喔!」鹿馨予表示:「不可以!不可以!我們還有很多未來,怎麼可以講這些事情!」
鍾宗利最後緩慢回覆,希望鹿馨予對上帝不要有埋怨,認為末世要來了,所有時間都會加速進展。
痛苦的鹿馨予,在整個醫療過程,心中充滿了煎熬與不捨;時常默默與上帝爭辯,但仍舊沒有解答,感覺一直行走在黑暗中,在風浪中飄移,恰似彼得,親眼見耶穌在風浪的一端,卻無法相信自己能於浪上行走,走到耶穌身邊。
就在行走在黑暗中,覺得與耶穌距離遙遠、抓不到祂的衣裳時,某日,竟突然在靈裡看到鍾宗利身旁的守護天使,見到祂一直守候在丈夫身邊,因此得到些許安慰,知道神仍在掌權。
#腦死20天_共30人見證永生盼望!
10月份,鍾宗利病況開始下滑,於15日進入昏迷指數三,嗣後進入20天的腦死狀態。這段時間,鹿馨予雖痛苦煎熬,卻見證在基督裡,靈魂是自由的,有永生盼望!
鍾宗利在醫院陷入腦死狀態時,鹿馨予於家中電視上,看見雙彩虹的影像;而家裡的貓,也出現主人回家時的各種反應。於四至五天時,陸續有不知道鍾宗利病情的朋友來電,說鍾宗利於他們的夢中顯現,並舉起雙手,大聲地說他已經好了,可以出去打球了!
鹿馨予開始感到希奇,因為陸續有人致電、傳訊息回報,大家的夢境都很類似,她遂做筆記,每天記錄鍾宗利入夢的事蹟,甚至有一晚,他一次入了三個人的夢裡,表達自己已經好了,上帝醫治他了。
無論基督徒、非基督徒,交情深、淺的友人,都陸續在夢中見證,鍾宗利的靈魂是自由的。
像是,有人夢到鍾宗利為他把脈看診;有前診所員工夢見鍾宗利回來診所,宣告自己已經痊癒;有醫生朋友夢見鍾宗利來向他微笑道別;也有曾在網路上為鍾宗利禱告的姊妹,夢見鍾宗利向她道謝,說主耶穌會帶他回天家。
20天後,鍾宗利趁疲勞的鹿馨予出醫院返家時,以最後的體貼,回了天家。此事發生於凌晨,鹿馨予因著那幾天的見證,遂於前往殯儀館的路上,滿有神的平安同在,心中被神的平安大大充滿,深刻體會到何為「在愛裡,沒有懼怕」。勇敢地完成殯儀館裡所有程序。
直至鍾宗利告別式那天,仍陸續有人驚訝表示「有夢見他」,鹿馨予一一記錄下來,共有30人(或是更多),見證了他在基督裡,靈魂是自由的,有永生盼望!
甚至一次,鹿馨予在閉眼休息時,在靈裡看到鍾宗利笑得很開心,對她說:「這裡(天堂)真的要什麼有什麼!超棒的耶!」
#走出流淚谷_見證神的愛
那幾天中,眾人的見證,都讓鹿馨予獲得很大的安慰,知道鍾宗利現在過的是「好得無比的生活」;亦知丈夫雖然肉體死去,心中仍掛念這些親朋好友,盼能透過夢境的見證,將福音傳出去,許多人也因此深受感動。
鹿馨予分享:火,能去很多人夢裡分享,一直在傳達基督的愛。我覺得他是『愛的使徒』,我更清楚明瞭,這是靈魂裡面的真正的他。」
「我們有正當理由可以跟天父發脾氣,但是祂的主權是不容質疑的,因為祂本身是愛、神是愛,祂所有的安排最終都是愛。就像宗利欣然接受父對祂的安排,沒有任何怨言。」
鹿馨予表示,雖然有時候想到仍會感到難過,曾是三股繩子(神、丈夫、自己),現在卻孤身一人,覺得缺憾,因為失去了最好的丈夫兼摯友,但這段經歷,是將上帝的心意告訴眾人,使人能存著「死後有永生的盼望」;縱使會難過,但是在愛裡面會勇敢,沒有懼怕!
【閱讀完整內容】
進入基督教今日報官網搜尋🔍鍾宗利、鹿馨予
#盼世代
179 - 11
#盼觀點
《浪漫速成班》是一部以入學考試地獄為背景的輕鬆愛情喜劇。但我在這齣劇裡看到了「不同類型的媽媽」……最近剛追完《浪漫速成班》,因為這是我喜歡的「鄭敬淏」主演的劇,當然就追啦,這是一部以入學考試地獄為背景,補習班明星講師和小吃店女老闆的輕鬆愛情喜劇。雖然大家都在討論男女主角CP感不夠,或者劇情有爛尾的情形,但這都不是我的重點,我在這齣劇裡看到的就是「媽媽」,好幾種媽媽可以討論。
#第一類 【孝子女】型的媽媽
在這齣劇裡看到一群整天沒事就聚集在東家長西家短的媽媽(好熟悉喔!),然後為了孩子考試,不只徹夜幫忙排補習班,在升學至上的標竿下,什麼都低聲下氣,唯恐孩子生氣唸不好書。好險!我孩子沒讓我孝順到,因為他們都……很不以升學為標竿,哈哈!
#第二類 【病態權控】型的媽媽
這齣劇的另有兩個魔女般的媽媽,一個媽媽逼自己女兒唸書到自殺後,變本加厲地以虐待的方式(例如:孩子想睡覺,他叫孩子把衣服脫掉關在陽台受凍)逼兒子唸書,最後兒子把母親殺了。還有一個「律師媽媽」,利用自己的權勢,拿到學校考題,讓孩子成績名列前茅,每次都說「我這是為你好」,幾乎毀了兩個兒子,還好最後清醒,重新修復與孩子關係。還好,我很懶,然後孩子也不以讀書為志願,我的手就放很鬆。
#第三類 【生後棄養】型的媽媽
最後三集跑出南海伊的生母,一開始搞不懂為何要天外飛來這角色,但這齣劇用這「生母」的角色,描述一個自我甚至自私的生母,因破產回來想要藉由女兒拿到什麼,但她發現在這關係裡根本沒有她的位子,女兒說雖然很恨她,但在腦海仍舊千百遍她回來找自己的畫面,但最後發現是讓她傷心的。
最後女兒說要去日本跟媽媽同住,媽媽竟然就再次離開了,然後跟養母說「這是我跟你一起的女兒」,我在處理家事案件,的確有這樣的母親,棄養子女追求自我,老了就要來告請求子女生活費用,每次開庭對孩子是一種傷痛。
#第四類 【視如己出】型的養母
女主角應該是阿姨,但因緣際會成了「養母」,只是在這片我好奇,難道他們都沒有辦理收養嗎?如果有,單身收養在韓國很容易嗎?如果沒有收養,這麼多年孩子的監護權如何處理?
總之這一部片子的「各位媽媽」演員都將這幾種「媽媽」闡述的很到位,而男女主角都演得很棒,尤其很喜歡聽男主角說「我知道了」,從他嘴裡講出這幾個字讓人很有安全感,但我更喜歡南海伊那幾位同學的角色互動,總之這是一部是在忙碌的下班後,不用再多用腦就會笑的片子。
【閱讀完整內容】
進入基督教今日報官網搜尋🔍浪漫速成班、吳孟玲
#盼世代
39 - 0
我這一生最深的傷來自誰?經歷過傷痕的人,讀聖經往往更有共鳴,創世記的最後一部份,以約瑟的故事做結尾,描述了約瑟戲劇起伏的一生,如果你問一個基督徒,「你最喜愛的聖經人物是誰?」有許多人的回應是:「約瑟。」
#波折的人生
約瑟是雅各晚年所生的兒子,並且是他最愛的妻子拉結所生。拉結生下第二胎便雅憫之後難產過世,雅各把對妻子的愛與思念都放在約瑟身上。哥哥們因嫉妒他, 便把他賣給米甸商人。
約瑟被賣到侍衛長波提乏的家裡,任職管家,深獲主人信任;女主人卻戀慕年輕俊美的約瑟,天天引誘他,一而再的勾引無效,惱羞成怒的女主人誣陷約瑟,於是約瑟被送進了監獄。
他從奴隸變成囚犯,被關在王的囚犯被囚的地方。最後因為法老解夢而搖身一變成為埃及宰相。
聖經的書寫十分精簡,沒有描述約瑟為奴之日的情緒走向,約瑟的心情表現在他為兩個孩子的命名,約瑟給長子起名叫瑪拿西(意思是忘了),因為他說: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他給次子起名叫以法蓮(意思是昌盛),因為他說: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每次讀到這兩個孩子的出生與命名,都讓我感到揪心,約瑟的冤屈很大,受的苦非常人能體會,這兩個孩子是上帝給他的安慰。
約瑟故事的反思:
#生命的傷痕可能來自最親近的人
約瑟人生的苦難,來自他的兄弟手足,這並不是少數特例,許多人的痛苦確實來自於最親近的人,也只有我們真正在乎的人才有能力傷害我們。
#一再被人虧負卻仍持守正直
約瑟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他沒有改變自己的良善正直,許多人被欺負久了,也會想要還以顏色,青少年幫派不就是如此?但約瑟即使被賣、被誣陷、被遺忘,他依然保有他生命的品格純正,沒有改變敬畏神的態度。
#承認自己不能了解所有的事
約瑟善於解夢,但很長的時間裡,他無法解自己的夢。我們都要承認,神對我們的帶領是「漸進式」的,上帝沒有讓我知道所有的事,不等於上帝撇棄我們,在神尚未向我們顯明之前,耐心等候。
#蒙神恩寵的人生,大過於環境的挑戰
約瑟的人生似乎每況愈下,但很奇妙的一點是,不管在哪裡,神都能使他亨通,獲得上面權柄的信任,約瑟的管理才能,在埃及顯露出來,他的品格操守也在其中被稱讚,在舊約當中服事外邦君王者,約瑟是其中一位,還有另一個位高權重的但以理。
約瑟、但以理有許多共通點,他們都有美好的靈性、善於解夢、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外邦地,事奉外邦君王,但神的智慧充滿他們,環境並沒有對他們太友善,但他們之所以能在其中立足,唯一的原因就是仰賴上帝,敬畏上帝。
#比受苦更難的是饒恕
今天我們是否也覺得環境很難、饒恕很難?內心充滿苦毒?我們是因為別人的罪而受苦嗎?難道我生命的痛苦,只一句「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就算了嗎?
從約瑟的人生,我們看見神的恩典,使他「忘了過去的苦」,使他「在受苦的地方昌盛」,今天的我們也要相信,神的恩典大過於苦難;神的大能可以讓我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哪裡是我受苦的地方,哪裡就有得勝的機會。
如果約瑟一輩子都留在雅各身邊,他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他必然很被保護、很被疼愛,哥哥依然忌妒他,但他永遠是天之驕子。約瑟被賣到埃及,很悲慘,但神透過環境雕塑他,使他的管理才能、美好的品格被熬煉出來,以至於他能成為埃及的宰相,在荒年中保全他的家族。即使如此,絕對不是說哥哥們把約瑟賣掉是正確的,我們只能說神有能力翻轉,使一件「惡事」變為「美事」。
#泉源之聲
229 - 15
#盼疑問
很多基督徒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是基督徒,我很愛上帝也很想談戀愛,如果另一半不是基督徒怎麼辦?」
或許大家都知道最理想的答案,但也沒有基督徒會故意找非信徒約會,或是不願意和不愛耶穌的人結婚。
但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當我們愛上一個人,而那個人也有著迷人的面孔、非常好的幽默感,甚至也不排斥信仰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我們應該怎麼想這件事?
#找不到同信仰的另一半太難_能不能就
專欄作家馬修.西格爾(Marshall Segal)在《渴慕神》網站上說,當兩個人認真談到未來的發展,我們當然會期待彼此在價值觀上盡可能相近。基督徒會希望能和另一半一起讀聖經、一起禱告、一起上教堂、一起在教會服事。但因著許多原因,基督徒掙扎著找到信仰相同的另一半是這麼困難。
畢竟談戀愛不是想找到誰、就能找到誰,考量到這個原因,信徒很可能會到教會外尋找另一半。若不限制於教會內,在教會外可以有更多選擇──甚至也不會太差,在想法上也能很接近。
但這不是你想要的,你非常清楚。你或許還會問自己:「一個真正愛耶穌的人,會嫁給一個不愛耶穌的人嗎?」這個問題太痛苦了,還是不要讓自己糾結在這個問題裡比較好。
談到與非信徒約會,哥林多後書6:14告訴我們:「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
另外一節經文不太好懂,出自哥林多前書7:39,「丈夫活著的時候,妻子是被約束的。丈夫若死了,妻子就可以自由,隨意再嫁,只是要嫁這在主裡面的人。」
但兩處經文的結論相似,那就是基督徒應要嫁或娶在主內的人。
這是保羅對於信徒真心的勸告,特別是在哥林多前書裡面,光是「在基督裡」、「在主裡」等用詞就多達20幾次,這顯示了他所說的一切都建立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而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在這個前提以外的,當然也就包含了婚姻。
在聖經裡,婚姻有著非常特別的意義。婚姻象徵著基督和教會的關係,「為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這是極大的奧祕,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以弗所書5:31-32)
不得不面對「同負一軛」的事實。
現在的社會,傳遞著許多關於婚姻的謊言:夫妻各自是獨立的,先生不用為妻子犧牲,不用有神在其中,也不用特別追求屬神的聖潔…等等。
當我們想到「基督徒能否和非信徒交往」的難題時,最常想到的應該是哥林多後書6:14-16的經文:「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有什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
這段經文並沒有明確地提及婚姻或任何浪漫的關係,但確實在提醒信徒可能會被非信徒引入歧途的危險。而婚姻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為重要,對我們的人生有更重大的影響。
#你和誰結婚_對你來說非常重要
你和誰結婚,這很重要。不論你是弟兄還是姊妹,你的另一半是否相信耶穌?這絕對很重要。如果你的另一半同樣信耶穌,你可以完全的活在跟隨耶穌的道路上,即使彼此在信仰上還不夠成熟,卻可以一起往前努力。
即使不考量信仰的層面,人們要為一段婚姻花上的精力和付上的代價絕對相當大,不能輕易地認為「這只是個小問題」。這樣的答案或許讓人失望,或許令人難受,但這確實是事實。
因此,上帝提醒我們「和誰站在一起」非常重要。
#與其去問能不能和非信徒約會_我們更應該要問的是──
我要怎麼樣才能在追求婚姻的過程中,活出上帝的聖潔和心意?
我要怎麼樣才能按照上帝的旨意,跑完當跑的道路?
對上帝的愛和敬畏,會引導我尋找什麼樣的對象?
榮神益人的期待,與我現在所處的關係情況符合嗎?
沒有上帝同在的婚姻…
想像一下,在婚姻可能會碰到的各種情況:特別是那些非常不好的情況,你的另一半不會和你一起禱告。對方不會在你痛苦時抓住你的手,與你一起呼求神的幫助、用上帝的話語鼓勵你,在你意志消沉時,堅持一定要陪你去教會、參加小組。
最可怕的是,在面對生命的結束時,對方毫無天家再相聚的盼望。
這是你要的婚姻嗎?
我們都明白,即便和非信徒結婚,對方仍可能在結婚後信耶穌。在這其中有非常沉重的代價需要付,我們需要在步入婚姻前謹慎的思考清楚。
至於從人的觀點來看,許多的現實情況──教會沒有好的選擇、身旁就是沒有主內的弟兄姊妹…等等。這與上帝的應許、祂對我們婚姻的期待相比,甚至是祂偉大、毫無差錯的計畫相比,我們可以更有信心才是。
上帝可以在任何情況下改變我們的另一半,讓另一半選擇信耶穌。但我們必須緊緊抓住這三個字「在主裡」,你交往的另一半在主裡嗎?
沒有神的婚姻,等於在沒有嚮導的旅途裡往前闖;我們所感受到的「真愛」,若少了神都是有缺乏的──若你經歷過上帝的愛,你一定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閱讀完整內容】
進入基督教今日報官網搜尋🔍交往
#盼世代
134 - 7
#盼見證
十年乩童生涯,道行越深越不平安。從小在傳統信仰出生,常跟著長輩進出宮廟,小小年紀雖不懂民間習俗程序,潘佳男卻發現自己「不一樣」。看著乩童操五寶、擺弄法器,兩眼放光地直盯著看,靈裡感應比常人都敏銳。
30多歲那年,他甚至親自「入行」,也遠赴南部請了偶像的靈回來,「去廟裡面我看得見偶像的靈體跟我打招呼,別人問我的事情,在腦海就會轉過一遍,我就會知道發生什麼事情。」
「當時我的能力已經到達可以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俗稱陰陽眼),甚至可以看到別人過去所發生的事(俗稱天眼通),這些能力都讓我引以為傲。」
潘佳男正式成為偶像的「代言人」,在家築神壇,每天為人作法、問事,明明是認真做好份內工作,卻越做越不平安。
這十年間,父母相繼離世、孩子健康出狀況,婚姻也以失敗收場。潘佳男自己除了起乩時間,週間下班後便是打坐,休假日更要前往廟裡靜坐加持。每晚都被無形的力量叫醒,不得安眠。
「令我驕傲的乩童身分,卻無法派上任何用場。」
2014年,潘佳男偶遇一位在10多年前,曾在同個餐廳服務的職場前同事,她是位基督徒姊妹。
#踢館基督教
過去就曾不斷向潘佳男傳福音,10年後相遇依然有著傳福音火熱的心,口裡常說著有位愛她的「阿爸天父」,即使婚姻破滅、生活過得很辛苦,依然甘之如飴。
日復一日,即便是這位姊妹再怎麼傳福音,潘佳男剛硬的心仍對基督信仰無動於衷,最後終於給面子報名參加「從懷疑到相信」的課程。
抱持著踢館、看熱鬧的心態上課,潘佳男前三堂課幾乎都在打瞌睡,直到第四堂課,他忽然間清醒,聽懂了這位上帝與過往的那些偶像的最大區別-這位神竟然比我認識的神明還大!
幾堂課下來,潘佳男確信這是真實的信仰,2014年底決心受洗,女兒也在隔年9月受洗歸主,而這位傳福音的姊妹,後來也與潘佳男結婚,成為他的妻子。
#神關上他的陰陽眼
擁有特殊體質的他,只要一開始讀經、禱告,總是感覺有股力量在抵制,脾氣也容易暴躁,有一種過去偶像要附體的前兆。
有一天,潘佳男腦海裡浮現一幅畫,畫面中耶穌走在一條小路上,身旁全是火海,火海中清晰可見有許多手不斷地伸出來、哀鴻遍野,這時他看見耶穌身後有個小小身影,緊抓著耶穌的衣角,表情十分驚恐,好像一放手就會被抓走一樣。
這個畫面深植在潘佳男心中,「因為我知道,只要我們一放,就會被抓回去,我也提醒我自己,只要我一放,我就被『前老闆』抓回去,那是跑不掉的。」此後潘佳男也常常替人禱告,願人不要輕易放開耶穌的衣角,要緊緊抓住神的應許。
在一次盥洗時,忽然一個從神而來的意念進入腦海-你所看到的都不是神,真正的神是你所看不到的。「真正的神,祂是聖潔到你的眼睛會接受不了的。」
從此,神關上了潘佳男陰陽眼和天眼通的能力,賜下了啟示性的恩膏,讓他學習透過從神而來的異象去服事,他徹底在神面前認罪悔改過去曾服事偶像的作為,也根除家中所有偶像的祭壇和物品。
潘佳男回憶,當教會牧師帶領同工到家中撤掉偶像的祭壇、神壇桌燈時,女兒一席話讓他印象深刻:「爸爸,為何我們家亮起來了?」「這些外在的燈,事實上對我們來說是黑暗的,真正把這些東西拿掉後,才有光進來。」而那道光,就是主耶穌基督。
潘佳男說:「神用我們的經歷,我們遇過的事情,可以去告訴其他弟兄姊妹,我們是怎麼做的。」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17
【閱讀完整內容】
進入基督教今日報官網搜尋🔍乩童、潘佳男
#盼世代
193 - 22
#活得久的其中之一個好處是:越來越能在承認中更認識自己。
從小到大,我最過不去的坎,就是被誤會。只要一被誤解,就會像死機一樣卡在那,然後在期待解開、希望和好、真心祝福對方,與感到委屈、想要逃避、沒交集沒傷害,兩邊極端的矛盾裡,搞死自己。
越長大,越明白,很多事情是無法越辯越明的。因為那關乎著每個人當下的想法與感受,不只是事實而已。所以就更不願意多說些什麼去解釋,也就更少表態了。畢竟,了解你的人就是接納理解你,不理解的人就是用他的想法定義你,講再多也沒有用。
但我也不總是能那麼豁達。我那在乎關係、在乎當下、又念舊的個性,面對著不陌生的陌生人們,因著不說,加上自行腦補的畫面,總是會把自己陷入委屈裡。直到,我的小組長一句話:「Q,我覺得妳要學會一件事,學會就突破了。那就是面對誤會,吞下去!耶穌也是這樣。」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是男子漢的關係,從他口中說出來的「吞下去」,竟然讓我有了完全跳出來的力量!對!耶穌也是這樣!這個吞下去不是委屈的,是抬頭挺胸,是壯烈的!
只因為我知道在這件事上,神的目的跟我的不一樣,我只管全然信靠祂,讓祂完成那個益處,那萬事效力,使愛祂的人因此能得著的。
對於保羅說的:
「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羅馬書8:18
「凡事都是為你們,好叫恩惠因人多越發加增,感謝格外顯多,以致榮耀歸與神。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4:15-18
我又體會到了更深一層的意思。
當面對那些如臨大敵、四面楚歌的環境,無論是我自行腦補的感受,或是真實存在的情況,不喜歡就不喜歡,被誤解就被誤解吧!就算全世界都誤會,但耶穌不會誤會,況且其實情況沒有那麼糟。
我知道我不是不懂反省自己、不願悔改的人,我也願意做一切的事來對齊神的律與心意。但我也不要再自我定罪了,因為神不是看對錯的神,祂是在意經歷但持續前往目的的神。
所以,我可以昂首闊步地吞下!因為,我能見證神奇妙大能的目的與作為。
吞下去!不再是卑微小媳婦的委屈,而是大器準備見證榮耀的開始。如果你跟我一樣,從今天起,就把這些當作美食一般大口地吞下去吧!
祝福我們,越吃越喜樂,越吃越甘甜,而且吃不胖!
馬太福音5:11-12
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
#葛兆昕
237 - 19
#盼觀點
近期Netflix紀錄片《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引起熱議,影片揭開韓國四大異端:攝理教、五大洋、萬民中央教會等對教友所做之事,吸引不少接觸過的人現身說法。6日,YouTuber阿滴在IG坦承曾加入攝理教,但過程中逐漸對教義產生疑慮,因此早已離開。
對此,韓國基督徒網紅宋讚養提醒,勿以有色眼光看待信奉異端的人,因人人都不是完美、我們都曾經犯罪或走錯路...
(此篇有劇情簡介,請斟酌閱讀)
該紀錄片的節目製作導演(PD)曹聖鉉對外表示:「希望本片能讓觀眾留下關於受害者被奉為神的人是否真的是『彌賽亞』的疑問,以及社會上為什麼大量的、同樣的受害者仍層出不窮的問題。」
至於,為何該紀錄片剛上映便引發熱議?下列帶你看看片中所揭露出的真實面貌。
《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紀錄片中四大異端:
#攝理教(紀錄片第一至三集)
1978年,攝理教(又稱耶穌晨星會,JMS)由自稱為彌賽亞的鄭明析創立,不只是韓國,美國、台灣也有其分會,據官方資料指出,台灣分會於1988年成立;1999年該教成立「基督教福音宣教會」(CGM)。1999年,爆發鄭明析性侵多位女信徒事件,遭南韓、台灣、日本通緝,被國際刑警組織列入紅色通緝名單。
而昨日YouTuber阿滴也在IG的限時動態中分享,多年前他參與該教活動時,已知曉教主因性侵案入監,但教會同工則以韓國宗教鬥爭、利益抹黑等原因,不斷向會友們傳達「鄭明析是冤枉的」等觀念。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後,阿滴自認價值觀與該教不符,故已在6、7年前離開該教會。
另一方面,《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紀錄片上線時,基督教福音宣教會向法院申請訴求,希望停播影集,此為韓國首次對Netflix原創內容提出禁播申請,引起不少網路討論。
#五大洋(紀錄片第四集)
五大洋集團也是由教主朴順子創辦的企業,為要更完全監控信徒的思想與行動,於是將其家人們聚集在公司附近,並進行思想洗腦、實施嚴格教條,如:禁慾、每月僅有2次集體外出機會,且要彼此互相監控、懺悔。1987年,「五大洋事件」震驚韓國社會,警方在工廠天花板發現朴順子和31位員工屍體,死因眾說紛紜。
#嬰兒花園(紀錄片第五至六集)
異端社會案件「嬰兒花園」,由自稱為「嬰兒神」的金己順主導,1982年她利用信徒的奉獻創立新那拉唱片行(Synnara Record,名稱指神的國度),接著拿賺來的錢購買土地,建立「嬰兒花園」,要信徒們集中在此處生活。
並要信徒們遵守《孩子法》,不可受親情束縛、對異性和物質產生慾望,甚至教唆孩子毆打父母,指使信徒毆打不聽從命令的7歲男童、女信徒致死。
之後,金己順因「愛的面談」事件,要求青年到其臥房裸體跳舞而聲名狼藉,一連串離譜行為被媒體大肆報導。1998年,她因逃稅、貪污被判處4年徒刑,而教唆殺人等罪嫌,則因證據不足無法起訴。
#萬民中央教會(紀錄片第七至八集)
1982年,萬民中央教會由李載祿創立,起初只有12位信徒,現人數增長至約13萬,分布世界各地9千間分堂中。2018年,他因涉嫌長期性侵8位女信徒,被判處15年徒刑。
#神的國復興時_假先知也會跟著壯大勢力
《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一上架,引起不少話題討論,對此,韓國基督徒網紅宋讚養在粉絲專頁貼文提醒基督徒,培養與「上帝」的深厚關係。
許多觀眾看完影集後,不禁納悶:為什麼韓國「類似基督教」的異端頻繁出現?
宋讚養指出,韓國基督教早先經歷巨大的復興,韓國基督徒人口從1955年僅有的70萬人,1965年已有120萬人,接著1966年到1985年間開始倍數成長:1975年350萬人、1985年763萬人、1995年累積至1200萬人。
當基督教經歷復興時,假先知也在這時壯大勢力,於是,許多韓國代表性的異端都在這時創立,並複製、修改基督教教義;而「基督教復興的速度太快,來不及建造門徒生命」,是常能在韓國電影裡看到諷刺基督教的部分原因。
然而,假先知並不只存在異端,也可能隱匿於教會。宋讚養提到,時常掛著基督教的牌子,卻為自己的利益企圖洗腦信徒的牧者也不在少數。
因此,我們不應以有色的眼光去看待信奉異端的人,因為我們都不完美,都曾經犯罪或走錯路。他強調:「無論(人選擇的)方向再正確,(在教會)牧養的牧師再虔誠,都與你我無關,因為『我們與神的關係』只能是『一對一』的。」
福音最重要的關鍵,是個人要去建立「自己與上帝間的親密關係」。
#傳揚福音前_需先裝備自己
翻開韓國福音的歷史簿,宋讚揚認為韓國走過「興、旺、盛」,如今已逐漸轉「衰」,如同一根燃燒殆盡的火柴,成為焦黑的木塊,目前韓國青年和想為福音付出的人越來越少了。
雖然台灣教會可能會說「我們年輕人也不夠!」但就其在台灣、韓國的觀察,台灣尚未走過韓國基督教的「興、旺、盛、衰」四階段,即便再沒有年輕人,也比韓國較有活力。
最後,宋讚養勉勵,「我們不需要成為『大人物』,也不需要拿出極大勇氣去爆料什麼,想要宣揚福音之前,請先好好裝備自己!」
【閱讀完整內容】
進入基督教今日報官網搜尋🔍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宋讚養
#盼世代
128 - 3
#盼疑問
「為什麼要遮蓋?我們又還沒有做錯事情?」在交往的過程中,經常會在血氣裡,屬靈長輩的陪伴,有保護、提醒作用,防止隨心所欲的越線。不過在選擇遮蓋者有幾點要注意…
「媽,為什麼教會說交往最好給牧者知道?」
「因為牧者可以成為你們的遮蓋。」
「為我們遮蓋什麼呢?我們又還沒有做錯事情?」
「遮蓋不是掩蓋,遮蓋如同一把傘,是指牧者的保護。」
「保護什麼?」
「保護你們不走出神的界線和祝福。」
#聽底波拉媽媽碎碎念
由於網路交友網站或APP不勝枚舉,在網路世界裡認識異性甚至輕易進入交往關係,已經是現代年輕人普遍的狀況。
很多年輕人交往,為了隨心所欲,所以不想讓太多人「關心」,有時候連朋友都不會告知,更何況是長輩?
但是合神心意的交往除了不能隨心所欲越線之外,還必須願意負責,才能得到神的祝福。
「負責」代表願意包容對方的不如你意、願意處理交往過程中的挫折、願意一起面對彼此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願意不輕易放棄。
要達到上述這些條件並不容易,是生命過程中必須學習的。
既然是學習,就最好要有教練比較好。當然最大的教練是神自己,但是神也樂意派遣他的僕人來帶領我們。
尤其年輕人在交往的過程中,經常會在血氣裡,更需要有人跟他們一起走,成為遮蓋,用代禱、督導與提醒的方式,把他們帶到神喜悅的道路上蒙受祝福。
#不過在「選擇遮蓋者」有幾點要注意:
第一、遮蓋者要清楚聖經真理,以及神在男女關係上的心意。
第二、遮蓋者要教會授予權柄,也肯為你們這段關係負責。
第三、遮蓋者最好是過來人並要獲得你們的信任。
第四、掌控或定罪型的遮蓋者是不妥的。
總而言之,遮蓋者能清楚知道真理,並且能直接卻溫柔的教導神對男女關係的心意,以便能「幫助」你們遵守,而不是事事強迫並試圖用定罪方式掌控你們的行程或者自由意志。因為神極其尊重我們,他總是在告訴我們規則與後果後,把決定權交給我們,神也總是用愛來讓我們心甘情願。
祝福每一對交往的年輕人都願意且能夠有這樣的一位遮蓋者。
#嘖嘖獅禱告時間
親愛的天父,請你差派一位最適合的屬靈長輩成為我交往過程中的遮蓋者,也請你幫助我願意順服他的督導與教導跟提醒,讓這段關係成為美好的見證。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閱讀完整內容】
進入基督教今日報官網搜尋🔍交往、輔導、泉源之聲
#盼世代
138 - 7
以基督信仰為根基,運用新媒體科技平台,
免費傳遞正面、積極、溫暖的福音新聞,帶給讀者生命益處。
🔴 事工內容:
即時新聞/焦點話題/生命見證/牧者專欄/
影音新聞/社群平台/廣告服務/整合行銷/
🔴 奉獻支持:
玉山銀行/新莊分行
銀行代碼:808
帳 號:0059-968-218511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基督教今日傳媒發展協會
請於匯款後來電或告知我們匯款資訊,
以便開立奉獻收據給您!
Tel : (02) 2396-8320
E-mail:news@dh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