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 方向感 (2000)
14 videos • 1,776 views • by 水晶索引聲音資料庫 有人說1976是台灣現存最具文藝氣息的搖滾樂團,樂風很像三個英國樂團:Radiohead、The Verve、James,在清脆的民謠搖滾和恍惚的迷幻音牆交錯的樂曲聲中,讓人忘我的品味充滿詩意的歌詞,優雅但不矯飾,深刻卻不浮誇。96年夏天成團,99年8月自製自發限量版首張專輯《1976.1》,不出幾個月便銷售一空。《方向感》算是第一張正式專輯,在錄音編曲製作上精緻而細膩許多,讓1976魅力充份發揮。中國時報娛樂週報選為年度十大華語專輯:「行雲流水一般的吉他揮灑格局已然是《方向感》裡讓人備感舒暢的聆聽特色之一,再加上那些夾帶於清新顆粒之中的迷濛電氣音效與喃喃自語強說愁式的少年憂傷氣息,亦愈加豐富了滑順旋律本身的圓熟魅力。《方向感》無疑是今年度台灣流行樂壇另一驚喜卻最易受眾人漠視之樂團代表作。」音樂殖民地選為年度十大台灣專輯。自由時報天生玩家版年度十大推薦名單中唯一華語唱片:「一張乾淨得近乎潔癖的專輯...這擁擠城市中的唯一安靜...在台北這個都市裡必備的感冒良藥。」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評選優良專輯、推薦單曲。(摘自實幹文化通訊) 1976是: 主唱╱木吉他:陳凱瑞(阿凱、Kai) 吉他:張崇偉(大麻、Zacc) 貝斯:陳俊熾(阿熾、Achi) 鼓:王昱人(Yue) 2022年水晶索引聲音資料庫上傳 感言: 文:阿凱(陳瑞凱) 那時候我認識的男孩們為了玩樂團,幾乎都撐著延畢,先不要去服兩年義務役。在新舊世紀的交界時,76在水晶唱片l實幹文化發行了《方向感》和《愛的鼓勵》兩張專輯,當時活躍在Vibe和地社的很多樂團或樂團成員年紀都差不多,我們這一票人是1987年解嚴時將要進入靑春期的嬰兒潮,也是台灣首次這麼多人加入全球青少年年文化、次文化,這就是所謂的世代吧。 每一天,真的是每一天!即使沒有演出,在往返學校和錄音室之後,我會到Vibe和地社混一下,大家都在;瓢蟲的妹妹在票口、DJ台是林志堅、音控台前常常是骨肉皮阿峰和莊敬,內外埸都作,教我們聽懂眼前所有的這一切,有時候會看到十幾歲就認識的徐千秀,他是我認識的第一個真人搖滾明星、甜梅號小白在VIBE裡的水晶唱片行上班,他每天都memo報紙上的電視時刻表想看的電影;台上、台下、吧台前⋯是五月天、四分衞、董事長、亂彈、夾子、閃靈、濁水溪公社、廢物樂團、脫拉庫⋯和即將開始正式活動的Tizzy Bac、旺福、回聲樂團、草莓救星、八十八顆芭樂籽⋯ 我不是一個很酷的人,但我很幸運,在台灣獨立音樂爆發前夕,竟誤打誤撞混入了那個超酷的派對。隨意拍下一張照片,你可以圈出幾個你聽過的樂團。現在回想起來也很像葛楚.史坦的沙龍,或是Tony Wilson的FACTORY,但是我們不為經營也不懂人脈,更不知道如何靠搖滾樂成功,我們只有煙霧繚繞的地下室、酒精、搖滾樂,還有彼此。